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基于多视角立体视觉的植株三维重建与精度评估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基于图像序列的植株三维结构重建是植物无损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对重建模型的精度评估方法大多基于视觉逼真程度和常规测量数据。该研究以精确的激光扫描三维模型为参照,采用豪斯多夫距离,从三维尺度上对基于图像序列的植株三维重建模型进行精度评估。同时,从植株表型参数(叶片长、宽、叶面积)方面,对植株三维重建模型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模型精度较高,豪斯多夫距离在0~10 mm之间,各试验植株豪斯多夫距离大多小于4.0 mm,各植株表型参数与其对照值的R2均大于0.95,且两者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植株三维结构重建方法能够应用于植物表型、基因育种、植物表型与环境互作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2.
新疆乌伦古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7年4月和8月,对新疆乌伦古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乌伦古湖浮游植物调查期间经鉴定共计8门172种属.其中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3.0%和29.1%;蓝藻门27种属,占15.7%;裸藻门7种属,占4.1%;甲藻门6种属,占3.5%;金藻门4种属,占2.3%;隐藻门3种属,占1.7%;黄藻门1属,占0.6%.调查期间,乌伦古湖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60.76×104 ind/L和2.0328 mg/L.从优势种、数量和生物量组成结果分析,乌伦古湖浮游植物是以硅藻为优势类群的湖泊,尤其尖针杆藻(Synedra acus),4月在采样点出现频率为80.0%.结合该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数量和生物量的检测结果,乌伦古湖应属于贫-中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53.
以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基因与IFN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FN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其表达产物。将上述两种质粒经胫前肌注射BALB/c鼠,检测gp120抗体的产生情况及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荧光显微镜下pGPIFN转染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而pGP转染细胞未见绿色荧光。pGPIFN与pGP均可刺激小鼠产生抗gp120抗体,协同注射gp120和IFN基因的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20的小鼠。pGPIFN免疫鼠对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20的小鼠。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应用IFN基因可明显加强HIV-1gp120基收稿日期:2002-07-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706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9825119)作者简介:郭 焱(1963-),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工作。因的免疫反应,为中国流行株HIV-1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
新疆渔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疆渔业发展的现状1 .1 天然捕捞业新疆天然捕捞业主要靠两湖 (博斯腾湖、乌伦古湖 )和三河 (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 ) ,1 980年前上述水体鱼产量约占全疆产量的 60 %~ 80 %。( 1 )乌伦古湖 :面积 1× 1 0 5hm2 ,矿化度 0 .5g/L ,是新疆商品鱼基地之一 ,多年来平均年产量约 30 0 0t,原主要经济鱼类是河鲈、贝加尔雅罗鱼、湖拟鲤、银鲫等 ,现为鲢、鳙、东方欧鳊、湖拟鲤、银鲫、池沼公鱼等 ,1 999年鱼产量达 5 0 0 0t。( 2 )博斯腾湖 :面积 9× 1 0 4 hm2 ,矿化度 1 .5 g/L ,多年平均年产量为 2 5 0 0t,原主要经济鱼…  相似文献   
55.
扁吻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相似文献   
56.
扁吻鱼成鱼的采捕与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扁吻鱼在采捕、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经过反复研究后,自行设计、制作了“水道活鱼储运变形布箱”和“活口筒状抄袋”等工具,成活率由过去不足5.00%,提高到95.83%。  相似文献   
57.
扁吻鱼鱼苗寄生虫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7月,在室内集约化培育扁吻鱼鱼苗期间,鱼苗相继受到多种寄生虫的侵袭。通过用甲醛、硫酸铜、氯化钠和硝酸亚汞等药物治疗。结果表明:水温16~19℃时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的安全有效浓度为0.4~0.8 ppm。水温22~26℃时,为0.05 ppm;40 ppm-60 ppm福尔马林溶液可有效控制鞭毛虫和纤毛虫病;0.1 ppm硫酸铜10~15分钟有效杀灭纤毛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氯化钠易引起鱼苗产生大量粘液而死亡。  相似文献   
58.
郭焱 《水利渔业》2005,25(4):43-44,46
概述了我国白鲑属鱼类引种及增养殖推广进展情况,同时就白鲑属鱼类在我国的增养殖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9.
赛里木湖高白鲑性腺发育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白鲑 (Coregounspeled)属鲑科冷水性鱼类 ,其主要分布在北纬 5 0度以上的河流、湖泊中 ,尤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流域为多。由于该鱼适应性强 ,肉味美 ,易捕捞 ,长势快 ,又是典型的食浮游动物的鱼类 ,早在上世纪 30年代前苏联已将高白鲑作为重要的增养殖开发对象 ,在其境内冷水水域广泛移植和推广。我国黑龙江省于 1985年从日本国引进过高白鲑 ,并在池塘进行过养殖和人工繁殖试验。然而对高白鲑在大型水域引种移植和在天然水域中直接进行人工繁殖在我国尚未进行。 1998年以来新疆连续 3年从俄罗斯引种高白鲑发眼卵 7…  相似文献   
60.
郭焱  任波 《水产学杂志》1994,7(1):40-44
1971年7月15日,新疆昌吉州阜康县水产部门向天池水域首次移植鲤鱼、鲢鱼、鳙鱼夏花鱼种50万尾,1981年11月2日,自治区水产局从北京空运400尾4寸虹鳟鱼种投放天池,多年来对天池水域鱼类捕捞观察,发现移植鱼类中仅有鲤鱼生存并衍生。1989,1990年我们对天池水域进行了调查,本文旨在对天池中鲤鱼的生长进行评价,同时,对该水域渔业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