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不同浓度(0、20%、30%、40%、50%)PEG处理下考察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从木薯中分别克隆了Me P5CS和Me P5CR基因,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了Me P5CS和Me P5CR基因在20%PEG胁迫处理下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受渗透胁迫快速诱导,在一定范围内随PEG浓度升高而明显升高,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序列分析表明,Me P5CS基因c DNA全长2 217 bp,编码738个氨基酸,含有P5CS保守结构域;Me P5CR基因c DNA全长828 bp,编码275个氨基酸,含有P5CR保守结构域,它们分别与麻风树和蓖麻中的P5CS、P5CR亲缘关系较近。Me P5CS和Me P5CR基因在转录水平受到渗透胁迫的调控。  相似文献   
92.
[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黄淮白山羊舌黏膜组织结构及神经纤维分布进行观察。[方法]选用健康黄淮白山羊3只,通过颈动脉放血致死,立即取其舌尖、舌体、舌根、舌圆枕各部组织,经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 h后脱水、包埋、切片、HE及银氨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结果]舌黏膜主要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舌肌,在光镜下各层分界明显,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舌尖部黏膜层上皮组织相对较薄,黏膜层中可见明显的味蕾,舌尖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黏膜表面相邻乳头之间的凹陷处,舌乳头黏膜层较少观察到神经纤维;舌体和舌圆枕黏膜层较厚,可观察到较多的乳头突入黏膜层,舌根黏膜层最薄,突入到黏膜层的乳头结构少。舌体和舌根处的黏膜层可观察到较多平行排列的神经纤维。[结论]黄淮白山羊舌尖部黏膜层最薄,舌体和舌根处最厚,舌尖和舌体及舌根部肌纤维为骨骼肌。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黄淮白山羊舌黏膜层。  相似文献   
93.
亚麻仁苷酶(Linamarase)是存在于木薯、巴豆等作物中的降解生氰葡萄糖苷Linamarin(亚麻仁苷)的酶,在结构上与芥子酶有很大的相似性,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揭示生氰葡萄糖苷酶和芥子酶之间的关系以及芥子酶的起源问题。通过真核表达的方法,克隆了木薯Linamarase基因,构建酵母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诱导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纯化的Linamarase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集中在71 kD左右。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在37℃左右,最适pH约为5。以pNPG为底物时,Km为1.70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8.36 μmol/(min?mg)。  相似文献   
94.
为探明高产条件下不同超级稻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特性,选用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超优1000等5个超级稻品种,以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为对照,于2016年在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900、超优1000均以高密度(24万丛/hm^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11 469.33、13 438.75、11 125.56和11 969.35 kg/hm^2,比低密度处理(12万丛/hm^2)增产11.71%、9.41%、25.80%和9.90%,增产原因在于这4个品种在高密度种植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低密度和中密度处理分别高出40.76%和33.24%。Y两优2号在插植密度为12万丛/hm^2时,有效穗数较高并且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植密度,因而有着较高的实际产量,达到11 172.44 kg/hm^2。24万丛/hm^2处理时所有超级稻品种齐穗期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总量均较高;黄华占则在低密度下(12万丛/hm^2)有着最高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95.
叶子飘  段世华  康华靖 《核农学报》2019,33(5):1006-1015
为探究水分利用效率(WUE)对生态系统水循环和碳循环相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构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模型,并利用2个模型拟合大豆叶片的内禀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nst)。结果表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则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CO2浓度为600 μmol·mol-1时的最大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最大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300 μmol·mol-1CO2下的2.82倍和1.94倍。将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如μmol CO2·mol -1 H2O或μmol CO2·mmol-1 H2O),后者是前者的39倍,甚至更多。综上所述,利用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大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为定量研究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96.
4种大戟科作物嫩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4种扦插能力差异较大的大戟科作物嫩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一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探明大戟科作物的扦插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苯酚法测定嫩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采用考马斯亮法测定嫩茎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石蜡制片、高碘酸-锡夫染色法检测各种嫩茎淀粉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木薯品种‘华南5号’(易扦插)、小桐子品系‘无系性1号’(易扦插)、木薯野生近缘种‘WH14’(难扦插)嫩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同时前两者淀粉含量也较高,而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难扦插)嫩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最低。‘WH14’、‘华南5号’嫩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无性系1号’、‘热研7- 33-97’最低。高碘酸-锡夫染色发现4种作物嫩茎的淀粉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无性系1号’嫩茎皮层、韧皮部贮藏大量的淀粉,‘华南5号’初生木质部贮藏大量淀粉,而‘热研7-33-97’、‘WH14’嫩茎只在韧皮部中含有极少量淀粉。上述结果说明大戟科作物嫩茎的高含量淀粉在扦插生根中起重要作用,而其蛋白质含量与扦插生根难易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97.
从腐烂的木薯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生淀粉能力较强的菌株ITBB FC2,经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用2%生木薯粉培养基摇瓶,37 ℃,200 r/min培养3 d后,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为970 mg/L,生淀粉酶活力为495.04 U/mL。采用固体产酶培养基(麸皮 ∶ 水=1 ∶ 1)培养,所得酶活力为6 330 U/g。酶反应最适pH为4.0~5.0。Ca2+对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
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2020年为基准,对赣南脐橙园的直接产品供给、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社会保障、破坏生物多样性、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等共9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赣南地区单位面积结实期脐橙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02×105元...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不同氮、磷和钾营养水平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其组培快繁及田间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壮苗阶段的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和钾三大元素含量配比对其株高、叶片数、新增根数、分蘖数和相对增重率的影响,并对其中影响显著的钾元素进行单因素多水平影响试验.[结果]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氮对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和分蘖数影响最大,钾对新增根数和相对增重率影响最大,磷对叶片数影响最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和钾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叶片数及新增根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氮对株高和分蘖数影响明显,以N2水平(氮30.0 mmol/L)的株高最高,N3水平(氮60.0 mmol/L)的分蘖数最多;钾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相对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以K3水平(钾20.0 mmol/L)的相对增重率最高.钾离子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离子浓度的增加,组培苗的相对增重率呈上升趋势,以处理k5(钾40.0 mmol/L)组培苗的相对增重率最高.[结论]在铁皮石斛组培苗增殖阶段,培养基中最佳氮、磷和钾含量配比分别为60.0、1.2和20.0 mmol/L,在壮苗阶段,培养基中最佳氮、磷和钾含量配比分别为30.0、1.2和20.0 mmol/L.在铁皮石斛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可在此含量配比基础上添加激素及其他有机或无机营养组分,以促进组培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0.
以粤糖新品种03-373的成熟甘蔗种茎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诱导、丛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粤糖03-373的最佳综合组培方案为: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4-D1.0mg/L,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IBA0.01mg/L,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丛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ABT0.20g/L+IBA0.05mg/L+活性碳0.5g/L;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椰汁、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组培苗黄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椰汁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照;采用简易的沙培方式,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达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