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柑橘体细胞杂种及其核质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融合能够克服柑橘多胚、雌和/或雄性败育等生殖障碍,为柑橘(Citrus spp.)品种改良提供新的途径。柑橘原生质体融合主要采用“叶肉原生质体 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和“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 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两种模式,融合方式主要有对称和非对称融合。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已获得200余个组合的体细胞杂种,杂种倍性多样,绝大多数为异源四倍体,其次为叶肉亲本型二倍体,此外还获得了一些其它倍性的杂种植株。体细胞杂种在柑橘品种改良上的应用主要是砧木改良和用作倍性杂交培育无核三倍体的亲本。柑橘体细胞杂种的鉴定方法有细胞学、形态学和遗传标记。柑橘体细胞杂种核质遗传研究表明,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核主要为双亲之和,二倍体体细胞杂种核来自叶肉亲本,叶绿体DNA表现出单向或单亲分离,在个别组合中有双亲叶绿体DNA共存现象;线粒体DNA主要来自悬浮系亲本,仅在少数组合中观察到重组或丢失现象。  相似文献   
22.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变异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发生变异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涉及到很多作物,变异的类型较多,主要有染色体变异、形态和农艺性状变性、抗性变异等,产生变异的机理主要有遗传和生理两方面,此类变异有其优点和不足,但无庸置疑的是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变异为植物育种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23.
中国纽荷尔脐橙主要食味品质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中国10个产区24个产地纽荷尔脐橙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等主要食味品质。系统聚类结果表明,赣南、湘南、桂北和粤东地区的纽荷尔脐橙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适中,但可滴定酸含量低,风味浓甜,适口性好,应适时采收供应元旦节前的水果市场;川南、浙南、闽西等地区的纽荷尔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适中,甜酸可口,适口性次之,可适当晚采以供应春节前的水果市场;而三峡库区和鄂丹江库区的纽荷尔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高,味浓偏酸,适口性不如其它产区的,可留树保鲜以满足春节后的水果淡季市场。  相似文献   
24.
中国代表团于2011年6月11-25日受邀参加了在阿根廷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柑桔苗木大会,并对阿根廷及智利两国柑桔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会议主要围绕苗木繁育、新品种和砧木、砧木对比试验以及嫁接传染性病害特别是黄龙病等几个领域开展交流,其中包括种皮剥离,促进柑桔种子萌发技术;美国通过病毒成功矮化柑桔植株;澳大利亚循环水再利用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此次会议使我们明确:苗木质量是基础,安全保障更重要;开展砧穗组合比较试验,贵在长期坚持不懈;良种创新多元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打造;标准建园.信息精准.肥水一体;精深加工,扩大出口。做强产业;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柑桔工程技术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25.
采用SSR标记分析了43份柑橘(Citrus)不育、低育、含不育胞质及13份可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对SSR引物扩增得到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4.4个等位基因。利用NTSYSpc2.10统计分析软件,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56份柑橘资源可分为3组。宽皮柑橘类品种为第一组,甜橙、葡萄柚、椪柑及杂柑类品种为第二组,包含不育胞质的澳洲指橘为第三组。SSR聚类分析还表明本地广橘与温州蜜柑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而与早橘、槾橘、本地早等的亲缘关系较远?涕?不育与低育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将为此类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本果树,营养价值较高,我国现有54个种,56个变种,丰富的种质资源为猕猴桃遗传育种提供了方便。据前人的报道,猕猴桃属的几个有经济价值的种,其染色体数目有差异,为了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有必要对其染色体作系统检查。Bowden研究了软枣猕猴桃和狗枣猕猴桃的染色体数目,它们均为四倍体。目前栽培较多的中华猕猴桃硬毛变种为六倍体和四倍体,而软毛变种为二倍体。毛花猕猴桃为二倍体。据调查,阔叶猕猴桃Vc含量高达696.72~966.76 mg/100g,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目前对其染色体数目还未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查该种的染色体数目,同时对其它几个种也作了观察,以便与前人的结果相比较。  相似文献   
27.
我国无核柑桔类型选育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秀新  孙绪华 《园艺学报》1996,23(3):235-240
综述了国内无核柑桔类型选育研究进展。通过芽变、实生选种及诱变育种等手段,我国已先后获得了119个无核或少类类型的柑桔品种(品系),涉及柑桔属的主要栽培种类和金柑属、黄皮属。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为获得无核或少核类型的有效途径。大多数无核变异与花粉育性下降有关,胚囊败育、倍性变异及自交不亲和也是造成无核的原因。细胞工程技术为培育无核柑桔类型开展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
参加第八届国际柑桔学大会的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八届国际柑桔学大会于1996年5月在南非召开,48个国家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交流了450余篇论文。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学科发展趋势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  相似文献   
29.
为评价柑橘的抗氧化能力,利用GC-MS、UPLC和LC-MS/MS分别检测了6个柑橘品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三类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柑橘果实以积累丝氨酸、脯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苏氨酸在柑橘青果时期的积累尤为丰富,且青果时期本地早橘汁胞中9种氨基酸的总含量最高;对维生素E而言,α-生育酚是柑橘中的主要异构形式,在成熟期柑橘的有色层中积累丰富;同时,柑橘不积累δ-生育酚且γ-生育酚只在柑橘有色层中积累;共鉴定到的8大类176种脂质,在柑橘果实中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且卵磷脂为柑橘的主要脂质形式。通过柑橘果实中三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部分氨基酸与脂质存在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基于文献计量的园艺学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彬  邓秀新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504-3514
【目的】了解基于SCI收录文献视角的园艺学基础研究发展状况,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WoS和Citespace对2005-2014年间以60余种常见园艺植物为题目的SCI收录文献进行文献总量、年度分布、篇均他引次数、h指数、研究机构、高影响因子期刊载文量、文献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的分析。【结果】10年间,以所选60余种常见园艺植物为题目的SCI收录文献数量逐年上升,中国的文献数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10-2014年,中国园艺学文献数跃居全球第一。对2005-2009年与2010-2014年之间的文献进行比较,以相关果树为题目,中国的文献所占比例从8.40%上升到15.68%,文献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在文献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文献的篇均他引次数从第5位上升到第4位,h指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4家增加至7家。以相关蔬菜(含西甜瓜)为题目,中国的文献所占比例从8.79%上升到16.90%;文献数两个5年中排名均居第2位;在文献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文献的篇均他引次数两个5年中排名均居第6位,h指数从第5位上升到第2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3家增加至5家。以相关花卉和茶为题目,中国的文献所占比例从14.12%上升到26.14%,文献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1位;在文献记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文献的篇均他引次数两个5年均居第7位,h指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3家增加至8家。10年间,生物学领域高影响因子杂志刊载中国园艺学文献数排名从第8位上升到第5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1家增加至3家。研究方向分析显示,中国园艺学文献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比例较多,但在农学和昆虫领域的文献比例较少。目前园艺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功能基因挖掘与组学研究、果实的发育与成熟以及多酚类物质研究等3个领域。【结论】近5年,中国园艺学被SCI收录文献的数量在增加,产出已居世界第一,但质量提升还未跟上;中国园艺学研究侧重于分子和组学等偏基础研究方向,与农业结合相对紧密的研究文献数量比例偏少;未来应加强问题导向的研究,布局上应更加贴近产业各环节的问题,持之以恒,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