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的要求也有新的标准,礼品西瓜以其奇特富丽的外表,较小的体型和优良的品质成为西瓜中珍品,如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2.
陶寒杂交一代(DHF1)、特寒杂交一代(THF1)和小尾寒羊羔羊(HH)进行舍饲育肥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DHF1和THF1组宰前活重、胴体、屠宰率、骨肉比、眼肌面积、GR值和一级胴体占胴体质量百分比显著高于HH组(P<0.05),羊肉中磷含量显著低于HH组(P<0.05),胴体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1和THF1组产肉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DHF1高于THF1的趋势.  相似文献   
53.
通过测定青岛地区引入的无角陶赛特和特克塞尔成年母羊和纯种自繁羔羊在不同月份的脉搏、瘤胃蠕动、呼吸频率、体温、血清中T3、T4和E2的含量及其繁殖性能和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特克塞尔羔羊在9月份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羊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的变化规律与羊舍内温度变化趋势一致,而瘤胃蠕动与温度变化无关。4组供试羊血清T3含量平均值在8月份呈最低,2月份最高,羔羊血清T3含量有高于成年母羊的趋势。陶赛特羔羊不同月份的血清T4和E2含量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4组供试羊血清T4含量平均值在10月份呈最低,7月份和1月份较高,而血清E2水平与T4变化趋势相反。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在青岛地区的繁殖性能正常,后代生长发育良好,对青岛地区总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4.
精液保存一直是限制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及品种改良进程的重要因素,主要是超低温保存精液常规输精受胎率低。目前有关羊精液保存的报道以稀释液研究最多,配方虽然很多,原理和成分基本相似。在对羊精液冷冻研究中大家关注的也主要是冷冻和解冻过程,对冷冻曲线也有一些研究。但是在多数研究报告中,对于30~5℃的降温过程都是一带而过,各报道间的说法也并不一致,试验旨在对这一降温过程中的降温曲线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的降温方案,以提高精液保存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来自青岛奥特种羊场的良种肉用绵…  相似文献   
55.
<正> 由于羊对疾病的忍受能力强,在发病初期不易发现,因此需要仔细观察.以便于及时发现病羊,并及早治疗,避免造成损失。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一套简单易行的病羊识别和预防方法。总结为勤观察、细检查和严格预防。 (一)注意观察羊只的日常表现.做到及早发现病羊 1、采食和放牧观察健康羊在喂  相似文献   
56.
一、播期 南瓜秋季栽培要获得高产,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播期。播种期太早,南瓜幼苗易遇高温;播种太迟,秋季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南瓜不能完成其生长发育过程,影响产量。长江流域最适宜的播种期是在7月,美洲超凡人圣的最佳播种期在7月下旬,而中国和印度南瓜的播种期可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从免疫基因中挖掘调控羊毛性状的候选主效基因。[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免疫基因共46个,并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表明芯片数据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相符率达66.67%,说明芯片数据是可靠的。[结论]免疫赦免机制可能参与羊毛的生长调控。  相似文献   
58.
羊毛毛囊发育机理及细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度是羊毛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羊毛细度育种研究意义重大。由于羊毛细度早在毛囊发育过程中就已经决定,故首先应该对毛囊发育的机理有一定的了解,对控制细度的机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之后锁定目标信号通路,由宏观入微观,找到主效基因,开发遗传标记,切实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以羊毛细度为侧重点,介绍了毛囊发育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毛囊形成的分子基础,对羊毛细度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59.
赵金山  李和刚  刘开东  柳楠  李金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31-14733,14740
[目的]从免疫基因中挖掘调控羊毛性状的候选主效基因。[方法]利用芯片技术,检测敖汉细毛羊体侧部与腹股沟部皮肤免疫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免疫基因共46个,并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表明芯片数据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相符率达66.67%,说明芯片数据是可靠的。[结论]免疫赦免机制可能参与羊毛的生长调控。  相似文献   
60.
针对青岛地区羊寄生虫的主要种类、流行病学等进行研究,选择硝氯酚、血虫净、丙硫咪唑、磷丹乳油、伊维菌素、氯喹等药物对羊分别进行体外、体内虫体的驱杀试验,然后根据药物敏感程度进行筛选,建立了适合青岛地区舍饲羊场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