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6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明确辽宁地区不同播深下清棵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辽宁花生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花生品种农花5号为供试材料,在密度为30万株/hm2条件下设置3种播种深度(3、5、7 cm),每个播种深度设有清棵和不清棵(对照)处理,研究不同播深下清棵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大气、土壤、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完全一致的条件下,株高、叶面积指数、第1和第2对侧枝的果针数和荚果数、地上部干物质重、荚果重等指标表现为:3 cm播深下清棵处理低于不清棵对照,5、7 cm播深下清棵处理均高于不清棵对照;3种播深下清棵表现为:5 cm播深最大,7 cm播深次之,3 cm播深最小.在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方面,5 cm播深下清棵处理的百仁重、百果重、单株饱果数表现最突出.荚果产量表现为:3 cm播深下清棵低于对照,即在3 cm播深下清棵会造成减产;而5、7cm播深下均呈增产趋势,其中5 cm播深下清棵产量较高,迭4 071.0 kg/hm2,比不清棵对照增产21.6%,其次是7 cm播深下清棵处理产量为3 494.2 kg/hm2,比不清棵对照增产3.3%,二者产量差异显著.[结论]5 cm播深下清棵处理产量较高,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52.
水稻品种生境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依据水稻品种生境敏感性 ,将水稻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种。运用于评价水稻品种对生境反应敏感性的基本方法 ,评价了供试品种的生境敏感性 ,结果是 :(1)籼粳杂交稻生境敏感性大于粳稻品种 ;(2 )不同粳型品种对生境敏感性的表现是中熟晚粳 >早熟晚粳 >晚熟中粳 >中熟中粳 ;(3)在相同粳型的品种中 ,其生境敏感性表现也有较明显差别。文中还就偏迟熟水稻品种北移种植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再生水与天然水资源农田灌溉的模糊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数学优化的原理,综合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再生水与天然水资源农田灌溉的多目标模糊线性规划优化配置模型,以合理分配各种水资源,确定农业最优种植模式。该模型以作物的种植面积为决策变量,以再生水和天然水的水质、水量为约束条件,以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产量最大、农民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再生水和天然水资源农田灌溉和种植模式的优化配置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配置能保证各种作物的水量分配比较合理,作物产量能满足城市发展对其最低的需求,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4.
黑麦草对复合污染河道疏浚底泥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室温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Lam)对排污河道疏浚底泥中的重金属(Zn、Pb、Cu、Cd、Ni)-有机物复合污染的修复情况。结果表明,第2次收获(剪切)的黑麦草地上部分积累的重金属Zn、Pb、Cu、Cd的数量均小于第1次收获(剪切),且第2次连根收获发现黑麦草的根部积累了大量的重金属;两次收获地上部分积累的重金属数量和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态数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与底泥中重金属总量的相关性较差;种植黑麦草后的底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晶格结构发生了变化。黑麦草对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在两次收获后的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72.6%,大部分有机物被炭化为CO2和H2O,其中部分难降解的大分子量有机污染物也被植物降解为小分子量的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形态,种植黑麦草后底泥的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均得到提高。证明黑麦草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良好植株。  相似文献   
55.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在黑麦草修复重金属(Zn, Pb, Cu, Cd, Ni)——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城市排污河道疏浚底泥的过程中投加EDTA(1mmol/kg和3mmol/kg),柠檬酸(5mmol/kg和15 mmol/kg),DTPA(1 mmol/kg和3 mmol/kg),研究了对黑麦草生长及重金属积累、底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kg的柠檬酸提高了重金属在植物地上部分的积累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增大柠檬酸的投加量阻碍了植物的生长、抑制了对重金属的吸收。3 mmol/kg的EDTA和DTPA均能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但也降低了植物的叶绿素含量。5 mmol/kg的柠檬酸降低了底泥的pH,但其它2种螯合剂对底泥的pH没有明显的影响。3种螯合剂均增加了底泥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增大了底泥大颗粒体积百分比,降低了其比表面积和晶格强度,有助于底泥颗粒释放吸附的重金属;提高了底泥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了底泥的TOC含量。5 mmol/kg的柠檬酸提高了底泥脲酶的活性,但效果不显著,而其它2种螯合剂均明显降低了脲酶活性,3种螯合剂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6.
印度棉花考察简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国和印度均为植棉大国,但相互交流不多,知之甚少.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后,更有必要掌握世界产棉大国的相关信息.我们于2001年11月25日~12月2日先后参观了印度中央棉花研究所、Acharyang Ranga农业大学贡塔试验站、JK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农业遗传部的作物育种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在贡塔的试验基地、Sri-NagarjunaSeeds(SNS)公司和部分棉农.现简报概貌,期望能为我国棉花界同仁深入了解、认识和借鉴印度棉业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7.
赵新华 《蚕桑通报》2006,37(3):42-43
桐乡市位于嘉湖平原,栽桑养蚕已有数千年历史。自南宋以来就一直是浙江省的重点蚕区。蚕桑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茅盾先生的名著《春蚕》就生动地描述了桐乡蚕农的生活及蚕桑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1949年以来,桐乡蚕桑得到了很快的恢复与发展。蚕茧产量一直位于全省前三  相似文献   
58.
为完善稻棵套播小麦轻型栽培技术 ,1997~ 1999年在张湾乡和平明乡进行了 6种密度和 7种施氮量的试验。通过分析密度、施氮量与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关系 ,初步明确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单产 6 0 0 0 kg/ hm2 的基本苗范围为 2 2 9.5 0~46 4.85万 /公顷 ,施氮量为 2 47.80~ 2 6 9.2 5 kg/ hm2。为提高群体质量 ,基本苗以 2 2 5~ 30 0万 /公顷为宜 ,施氮量以 2 2 5 .0kg/ hm2增产增收效果较好 ,比空白区增产 3133.35 kg/ hm2 ,每公顷增收 2 5 48.35元。  相似文献   
59.
依法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过去未有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运用法律的观点分析、认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生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法制”轨道,促进育人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土壤缺钾常引起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从玉米开花后根系形态、结构和活性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低钾胁迫下玉米早衰的机理。  【方法】  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为试材,进行池栽试验。设置天然低钾土壤 (低钾,–K) 和正常供钾 (CK,+K) 两个处理,分别于玉米开花后测定根系形态、结构和活性等参数。  【结果】  与正常供钾处理相比,低钾处理降低了90-21-3和D937根系中钾素含量,抑制了根系的生长,破坏了根系结构,引起根系活力降低。低钾胁迫下,90-21-3的第一层节根数目和根系干重分别显著降低了20.37%和42.24%,D937分别显著降低了39.06%和59.64%;90-21-3的第二层节根数目和干重分别显著降低了23.40%和39.30%,D937分别显著降低了36.67%和59.86%。随着玉米的生长,低钾胁迫下90-21-3和D937的根系活力以及第一层和第二层根的长度、表面积、体积和侧根长度整体均呈现降低趋势,D937降低幅度大于90-21-3,根平均直径整体逐渐增加。低钾胁迫下90-21-3根系解剖结构完整,外皮层和内皮层完整,大、小导管形状规则,结构清晰可见;D937根系解剖结构受破坏严重,外皮层和内皮层结构被破坏,导管形状不规则,大、小导管结构模糊甚至消失。与正常供钾相比,低钾胁迫下90-21-3的大导管直径、小导管直径、大导管面积和小导管面积分别降低了11.15%、14.37%、21.07%和30.21%;D937分别显著降低了33.99%、22.86%、56.43%和40.55%。  【结论】  低钾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开花后根系的生长和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低钾玉米自交系 (90-21-3) 相比,钾敏感自交系 (D937) 在低钾胁迫下大面积皮层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内皮层结构不完整,导管形状不规则,大导管周围的小导管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质膜透性高,影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而耐低钾玉米90-21-3在生育后期能够维持较大根系体积、根系活力以及输导组织,增强低钾胁迫下根系对外界钾素的吸收和运移能力,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