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9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HP1100型液相色谱仪,进行了大豆氧化乐果残留分析方法和分析条件的探讨,结果表明,以获取理想的分离度为目标,综合各项因素,最适宜的分析条件为:色谱柱为LUNA5μC181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6/94(V/V);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50μl;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25℃).用甲醇-水和丙酮-水做提取液,用二氯甲烷做萃取剂从大豆及土壤中回收氧化乐果,并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外标法定量测定其残留量,方法最小检出量低,达0.108ng,最低检出浓度大豆植株和子粒可达2μg/kg,土壤可达0.4μg/kg.添加回收率为87.3%-101.5%;变异系数为0.99-16.98%.说明氧化乐果残留HPLC分析法是一个精度较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钾肥对苜蓿植株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当年,施钾肥降低了苜蓿植株中N和P2O5的百分含量,增加了K2O的百分含量。苜蓿植株中N、P2O5和K2O的积累量均可用曲线方程Y=eb0 b1/X来表达,拟合良好。高钾处理降低了苜蓿干草中N和P2O5的积累量,施钾均增加了K2O的积累量,但K2O的积累量不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施钾对N的吸收速率影响不明显,但有利于提高K2O的吸收速率;施相对低水平钾可提高磷的吸收速率,高水平钾则降低了磷的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73.
施肥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来源不同的12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并按来源分成三组,分别为俄亥俄当代品种、辽宁当代品种和辽宁老品种,采用磷酸二铵种肥处理(0,150,300 kg·hm-2),探讨了施肥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氮索积累分配的影响.俄亥俄当代品种氮素积累速率最大,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最早.与对照相比,施肥增加了各品种的氮素平均积累速率,施肥使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提前幅度俄亥俄当代品种最小,辽宁当代品种和辽宁老品种较大.茎、叶片、荚皮及全株的氮素含量以俄亥俄当代品种最高,辽宁当代品种次之,辽宁老品种最低.施肥处理能促进大豆在生育前期对氮素的吸收,增加叶片、茎及全株的氮素含量,增幅以俄亥俄当代品种最大,辽宁当代品种次之,辽宁老品种最小.施肥处理能促进大豆在生育后期有更多的氮素转向荚粒.与对照相比.俄亥俄当代品种在150kg·hm -2施肥量下的氮素含量最高,辽宁当代品种和辽宁老品种在300 kg·hm-2施肥量下氮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4.
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纬度相近的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共16个大豆品种,在常规处理(15万株·hm-2+磷酸二铵150kg·hm2)和非常规处理(4.5万株·hm-2+磷酸二铵45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对生育期结构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今后的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常规栽培条件下,辽宁品种和俄亥俄品种生育期结构没有明显差异;非常规栽培条件下,辽宁品种VE~V3时期平均相对长度显著大于俄亥俄品种平均相对长度,其它生育时期无差异.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各个生育时期的构成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序不同.全生育期的天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选用耐密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垦丰16和合丰25为试材,研究了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冠层上部叶柄长度显著低于普通品种,在高密度条件下,从第9节开始叶柄长度短于合丰25;叶形指数高于普通品种,尤其是高密度条件下从第12节位开始垦丰16的叶形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合丰25,有利于通风透光。耐密植品种垦丰16的叶色值高于普通品种,随着密度增加叶色值峰值出现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密植条件下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更强。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下降速度慢,当密度为30.0万株·hm2时垦丰16与合丰25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P=0.033 3,P=0.023 5),密度为37.5万株·hm2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1 8,P=0.004 7);随着密度增加,耐密品种垦丰16产量逐渐增加,不耐密品种合丰25产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两个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 9)。3种种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耐密大豆品种垦丰16冠层结构更有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通风透光,密植条件下后期持绿性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受密度影响小,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6.
油菜素内酯浸种对小麦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对施肥水平响应的变化趋势,以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合丰25、合丰35、绥农14、合丰39、垦丰16等5个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单株产量、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光合速率等性状改良效果明显,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单株叶面积向着更适于密植栽培的清秀型发展;农艺性状和产量因子对低施肥水平适应能力的改良主要是由于单株荚数显著提高的结果;对中等施肥水平适应能力改良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的结果;对高施肥水平适应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和主茎节数极显著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刘奇  谢甫绨  谢志涛 《大豆科学》2007,26(2):154-157
以辽宁20年代、辽宁当代以及与辽宁近纬度的美国俄亥俄州当代育成的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各4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籽粒品质的差异,以及不同磷酸二铵施肥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试验采用的品种而言,俄亥俄州立大学更注重籽粒脂肪含量的改良,而且遗传获得较大,而辽宁省育成的新品种其脂肪含量也比老品种稍高一些,蛋白质含量则有所下降.就品种来说,老品种Mukden的品质最好,蛋脂总含量高达64.7%,辽宁新品种中辽豆12号最好,俄亥俄新品种中OhioFG1最好.蛋白质含量以Mukden含量最高,达44.85%,脂肪含量以Darby含量最高,为21.39%.与不施肥相比,150 kg/hm2、300 kg/hm2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会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得到提高,脂肪含量有所降低,从不同来源品种组平均值来看,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的处理,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高于150 kg/hm2处理,脂肪含量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79.
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耐密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设置了22.5万株·hm-2、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等3个密度,研究耐密性大豆的光合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耐密品种垦丰16号,叶形指数高,上部冠层叶柄短,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冠层上部叶柄长度显著低于普通品种,叶形指数高于普通品种,尤其是高密度条件下从第9节位开始垦丰16的叶形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合丰39,从第11节开始叶柄长度短于合丰39,有利于通风透光;随着密度增大,耐密植品种垦丰16的叶色值峰值出现时期没有明显变化,密植条件下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更强;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下降速度慢,当密度为30.0万株·hm-2时垦丰16与合丰39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P=0.0423,P=0.0384),密度为37.5万株·hm-2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26,P=0.0042);随着密度增加耐密品种垦丰16产量逐渐增加,不耐密品种合丰39产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两个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24)。不同密度条件下垦丰16与合丰39在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冠层结构更有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通风透光,密植条件下后期持绿性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受密度影响小,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0.
在盆栽条件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中黄35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为试材,探讨了超高产品种在不同施肥量和种植类型处理下根系的竞争力。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和普通品种大豆的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力和伤流成份在品种和品种×肥力互作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开花期,普通品种在不施肥条件下单播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和伤流量较超高产品种分别高出46.3%、47.6%和27.9%,差异达显著水平。超高产品种在中肥和高肥水平下根系形态指标较高,在鼓粒期和混播处理中其根系活力、伤流量和伤流成份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说明在施肥量充足时,超高产品种的根系较普通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长优势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