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脊尾白虾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海涂养殖塘内用自然纳苗的办法养殖脊尾白虾,使用1.33hm^2池塘于1999年5~11月采取多次纳苗,人工投饵,多次起捕的养殖方式,当年获得脊尾白虾总产量1222%g,纯收益为26415元/hm^2,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0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进一步揭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潜在能力,以栓皮栎未成熟合子胚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对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总酚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2种愈伤组织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分别为97.6、25.3、28.3 mg·g-1和202.8 mg·g-1,均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两者的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但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3.
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验材料为例,初步探讨了DTOPSIS法综合评价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DTOPSIS法能将各品种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评价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全面地反映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程度,比单用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更为合理;并进一步讨论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据笔者从蟹苗产地获悉:我国著名的蟹苗产地崇明县,蟹苗在枯竭八年后再次突然旺发.5月下旬这一汛(23~30日),仅北八滧和北堡港水闸江段就捕到几千斤蟹苗.新民乡第三养殖场以30元/公斤价格购进蟹苗250公斤;大新乡养殖场组织捕到150多公斤.县水产公司行家估计,这一汛如投入足够的捕捞力量,全县至少可捕到1.5万  相似文献   
105.
近几年,浙江省麻区的“青皮红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和总产也不断增加,但是,在红麻的旺长阶段,有些田块的麻株常因生理缺钾而引起黄叶现象,特称之为“黄叶病”。此病对红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有些麻区有一年比一年严重的趋势,是夺取红麻全面稳产高产的障碍之一。为了不断提高红麻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注意加强对它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6.
茶苗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病,是国内外茶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据报道,此病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以及中非等国都较严重,我国在60年代初于浙江余杭县闲林公社首次发现此病,以后广东海南、韶关、英德、肇庆和四川重庆的澄江公社等地陆续有过报道,浙江农业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甜菜雄性不育选育工作,历经6—10年的时间,陆续培育出一批甜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并配制出数百个杂交组合,其中有些组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这些都是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甜菜雄性不育系的育性不稳,一些不育系的不育株率有所下降,在选育的理论和某些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至此,初  相似文献   
108.
戎文治  还进 《中国麻作》1983,(4):16-18,29
红麻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各麻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但迄今未见较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今后更好地防治此病提供依据,我们自1981年6月5日至9月20日在萧山县西兴公社红麻病地上对此病的消长情况、根结线虫的种类及其在红麻上的生活史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文章概述了林下经济概念、特点和现实意义.结合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将吉林省林下经济划分归纳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4种类型,并将4种类型细分为林药、林菌、林菜、林果、林禽、林畜、林蜂、林景等多种发展模式,找出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0.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在东北林区分布有大量蒙古栎林,其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对蒙古栎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以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查与定位试验,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木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蒙古栎为主要树种,多度在62%以上,使得松花湖地区的蒙古栎林接近纯林;2)林分整体径级分布呈双峰山状曲线分布,幼年个体居多,更新状况良好;3)该林分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43,属轻度混交,林分稳定性较差;4)从林分角尺度(0.485)和大小比数(0.50)结果来看,该地区蒙古栎林是一个空间结构呈随机分布、树种空间大小分化差异较小的森林群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了维护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除采取一些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混交度外,还应适当引入针叶树种,按照群落自然生长过程和群落演替规律,营造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