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2 毫秒
41.
提高繁殖母猪产仔效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概述影响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各种因素基础上,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促进母猪发情和受胎的技术方法,同时探讨了繁殖母猪的淘汰原则。  相似文献   
42.
总结最近三年来三江白猪繁殖性能及其杂种优势率的测定成绩.结果显示,三江白猪繁殖性能经过持续的系统选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表现为窝产仔数达到12.04头,初生重由1.24 kg上升到1.41 kg,哺育率则由86.68%提高到90.64%.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以大白猪×三江白猪组合及杜洛克×大白猪×三江白猪组合为最好.通过优势率计算,杜大三组合各繁殖性状优势率明显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43.
根据鹿群结构关系.建立了鹿群结构动态模型.并以模型为依据对鹿群结构的调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以茂名野生动物园斑鼻羚体内分离出的毛首线虫为研究对象,用保守引物PCR扩增其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和5.8 S序列,并进行克隆、转化、测序和序列分析,对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获得2个毛首线虫样品的ITS及5.8 S rDNA序列,总长为1 316 bp,样品间序列相似性为99.2%.将序列与G...  相似文献   
45.
试验分别采用杜汉(杜洛克、汉普夏)二元杂交公猪、纯种美系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与纯种三江白猪杂交,根据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个体质量,出生窝质量等性状的比较,分析杜汉公猪作为父本与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的差异。结果表明,杂交公猪作为父本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质量具有优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出生个体质量没有优势(P>0.05)。  相似文献   
46.
人工养熊取胆汁生产的系统分析耿忠诚,贾永泉,靳锐,叶建敏,姚春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牧医系·密山·158308)(黑龙江省畜牧局).人工养熊的胆汁生产及繁殖是一复杂的系统,欲发展养熊事业,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找出...  相似文献   
47.
高寒地区蜂群室外低温越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是在密山地区进行的,该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9℃,最低气温-33℃,相对湿度65-75%。在这样气候条件下,用添加剂处理的蜂群,经3个阶段6个越冬期的室外低温越冬试验结果表明:室外低温越冬组合平均存活率为81.17%,比室内保温越冬对照组合平均存活率59.35%提高了21.82%。由此看出在这样高寒地区使用化学添加剂可明显的增强蜂群抗寒效果及提高越冬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80头三江白猪H-FABP基因的5'-上游区和第2内含子区的遗传变异,并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了H-FABP基因对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H-FABP基因5'-上游区域HinfⅠ-RFLP和第2内含子MspⅠ-RFLP均不存在多态性,基因型为HH和AA。第2内含子HinfⅠ*-RFLP(基因型BB、Bb、bb)和HaeⅢ-RFLP(基因型DD、Dd、dd)均有多态性,肌内脂肪含量bb高于Bb型,但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dd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d和DD基因型(P<0.05)。通过各种组合基因型发现,AAddbbHH基因型具有最高的IMF含量,因此可通过提高"AAddbbHH"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达到改善猪肉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以大鼠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两个试验观察蛋氨酸螯合铬对大鼠毒性及理化指标的影响,(1)蛋氨酸螯合铬的急性毒性试验,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I组、Ⅱ组分别按6g·kg^-1BW、12g·kg^-1BW(以铬计算)进行灌胃。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灌胃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2g·kg^-1BW,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LD505g·kg^-1BW)实际属于无毒。(2)饲养试验,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300μg·kg^-1400μg·kg^-1氨酸螯合铬(以铬计算)。饲养试验表明,试验中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末重和平均增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体脂湿重和体脂/终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蛋氨酸螯合铬制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对GLU、T-CHO和TG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预防体脂增加。  相似文献   
50.
随机选取50只蓝狐,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GDF-8基因第3外显子序列,测得BB和AB两个基因型。然后对两种基因型蓝狐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平ALPTP在两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