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本研究建立了葡萄病毒B的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技术。该技术标准曲线扩增效率102.4%,相关系数0.999,最低检测限达10-4倍稀释cDNA,灵敏度为常规RT-PCR的100倍。重复性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65%和0.02%~2.00%,表明检测稳定性好。该技术对田间葡萄样品检测适用范围广,对枝条和老叶柄检测效果最好,冬季枝条和春夏秋季所有老叶柄样品检出率均为100%,与常规RT-PCR检测结果一致。对于其他季节或部位样品,RT-qPCR检出率(43% ~74%)则普遍高于常规RT-PCR(5% ~71%),特别是春季样品和春夏秋季所有嫩叶样品,检出率比常规RT-PCR分别高31% 和38%。对来自我国13个省21个品种的52份田间葡萄样品检测结果表明, RT-qPCR共检测到6个样品为阳性,检出率11.5%,为常规RT-PCR(检出率5.8%)的2倍。  相似文献   
42.
43.
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3在我国葡萄上的首次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葡萄品种资源丰富,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葡萄感染病毒后,便终生带毒,持续危害,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树势衰退,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其抗病能力较强,是培育抗病、抗寒优良品种的珍贵种质。山葡萄浆果营养物质丰富,是酿  相似文献   
44.
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associated virus, GRSPaV)的RT-LAMP检测方法。以GRSPaV的RdR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GQ478314)为靶序列,设计3组RT-LAMP引物,从中筛选出1组有效引物,并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RT-LAMP产物进行Hha Ⅰ酶切,酶切片段与理论片段大小一致,证明了RT-LAMP产物的特异性。RT-LAMP方法能够检测出GRSPaV的RNA最大稀释倍数为10-4,与RT-PCR方法相比更为灵敏。田间葡萄样品RT-LAMP检测结果与已知样品带毒情况相同,表明RT-LAMP检测GRSPaV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在RT-LAMP反应产物中加入染料SYBR Green Ⅰ (×1000)可直接观察反应结果。建立的GRSPaV RT-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可视化等特点,尤其适合基层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类病毒是已知最小的植物病原物,可侵染蔬菜、果树以及花卉等多种农作物,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感染类病毒的植株进行脱毒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文针对果树、蔬菜和花卉上几种常见的类病毒,综述了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低温处理、超低温处理、化学处理及不含叶原基的顶端分生组织再生等植物类病毒的脱除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及所适合脱除的类病毒种类,同时展望了类病毒病害在未来植物病害防控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方案、选用适宜方法的类病毒脱除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不同强度心理压力下的适应性训练对高尔夫球手竞技水平影响的真实情况,模拟研究了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3种不同压力环境下的高尔夫球手推击表现,寻找能够有效提升高尔夫球手竞技水平的适应性训练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压力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球手在关键时刻的表现;通过在前期训练或赛前开展高强度心理压力下的适应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选手在比赛高压下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7.
正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属于乙型线形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纤毛病毒属(Trichovirus),基因组为正义单链RNA,含有约7 500个核苷酸,编码3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目前从Gen Bank数据库可以检索到19个ACLSV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该病毒侵染仁果与核果,如苹果和桃,在苹果栽培种上不引起症状,在特定指示植物上引起症状,如俄罗斯苹  相似文献   
48.
葡萄病毒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芳  董雅凤  张尊平  范旭东  胡国君 《园艺学报》2018,45(11):2243-2254
根据文献报道和GenBank已登录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SYBR GreenⅠ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体系。该技术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扩增效率为99.2%,决定系数为0.999,可特异性检测GVA,灵敏度高(达常规RT-PCR的100倍),重复性好。对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以及不同部位葡萄样品(嫩叶、嫩叶柄、老叶、老叶柄、卷须和休眠枝条)中GVA的检出率普遍高于常规RT-PCR。不同季节间比较,对秋、冬季样品检测效果最好,除嫩叶外其余部位检出率均达100%,春夏季检出率为10% ~ 100%。不同部位间比较,老叶柄和休眠枝条检测效果最好,检出率均达100%,其次为老叶(80% ~ 100%),其余部位样品检出率为10% ~ 100%。在大量田间样品检测中,休眠枝条样品检测结果与常规RT-PCR一致,而秋季老叶柄样品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RT-PCR。  相似文献   
49.
正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运用,国内陆续发现和报道了一些新的葡萄病毒~([1~4]),但由于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及防治措施,给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其中,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rapevine berry inner necrosis virus,GINV)为2016年国内新报道的葡萄病毒,可引起一些葡萄砧木和品种产生褪绿斑驳和环斑症状,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50.
 ‘阳光玫瑰’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葡萄优良品种。为了明确我国‘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2株显症和无症状的‘阳光玫瑰’葡萄样品进行病毒鉴定结果显示:显症样品中测定到8种病毒,其中包含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rapevine fabavirus, GFabV)和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 GPGV);无症状样品中测定到3种葡萄病毒。对46个‘阳光玫瑰’样品进行14种葡萄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带毒率较高,病毒复合侵染情况普遍;显症样品中,GFabV检出率为88.2%,GPGV和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rapevine berry inner necrosis virus,GINV)检出率为64.7%和29.4%,均明显高于无症状样品(13.8%和10.3%)。本研究旨在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携带病毒的种类和侵染状况,为其病毒病防控及病毒脱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