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2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0篇 |
农学 | 180篇 |
基础科学 | 176篇 |
210篇 | |
综合类 | 1326篇 |
农作物 | 96篇 |
水产渔业 | 193篇 |
畜牧兽医 | 772篇 |
园艺 | 192篇 |
植物保护 | 1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37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6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牛海绵状脑病(BSE)是成年牛中的一种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又名疯牛病。BSE是由非常规的传染因子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海绵状脑病。主要特征为潜伏期长,发病隐蔽,病程长,患病牛行为反常,姿式和运动以及感觉均出现异常的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特点是脑干某些神经核的 相似文献
72.
73.
1 基本情况1.1 “三定”工作基本完成。全市经各县编委核定定编区、乡(镇)畜牧兽医站234个,定员1675人。全市基层站人员经费均未纳入财政预算,基层站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2 基层技术人员基本到位。全市基层站现有职工2321人,其中在职职工1805人,退休职工516人。在职职工中干部825人,工人980人。在职职工中专业人员1649人,非专业人员156人,分别占在职职工人数的91.36%和8.64%。1.3 基本适应防疫工作需要。1999年全市216个乡镇站配备了285台冷藏(冻)冰箱,1570个冷藏冰盒,800余套检疫检验设备。1999年… 相似文献
74.
2013年4月1日,西乌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白音华镇兽医站的报告称其镇白音浩勒图嘎查牧户陈某家饲养的绵羊羔发生大量死亡,旗动物疫控中心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会同白音华镇兽医站的防疫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诊断。经现场调查该牧户共存栏成年绵羊720只,今春接羔 相似文献
75.
“高铜”对生长肥育猪的作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由于使用后能使猪粪便颜色变成深黑,常以此作为饲料买点应和用户不科学的粪黑要求,致使“高铜”在猪饲料中的使用相当普遍。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肉品安全隐患等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近期饲料级铜源暴涨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深思现状,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添加昂贵且无经济效果的“高铜”?本文以“高铜”由来、作用效果、环保、肉品安全、节约资源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鲜明提出:向“高铜”说“不”。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矿区连续两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1年,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草原景观面积减少,工矿业景观面积增加;(2)2010年至2011年,研究区景观多样性、丰富度、破碎度均提高,均匀度下降,景观的连续度遭到破坏,景观中所含信息趋于混杂,其结构组成多元化,景观的复杂程度提高。本文旨在更好地理解草原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的影响,揭示矿产开发与草原景观生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草原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竹叶提取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用于瘤胃液的采集,以精粗比为4∶6的全混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试验组分为6组,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75、1.50、3.00、4.50、6.00 mg/g的竹叶提取物,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个批次。体外发酵24 h后,记录产气量,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各组的发酵液pH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发酵液中氨态氮(NH_3-N)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3.00和4.5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NH_3-N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的发酵液中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4.50、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3. 00、4.50、6. 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4. 50、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3. 00、4. 50、6. 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6.00 mg/g竹叶提取物组的发酵液中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发酵液中异丁酸、戊酸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的体外发酵甲烷体积和甲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体外发酵产气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体外条件下添加竹叶提取物在不影响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甲烷排放,其中添加4.50 mg/g竹叶提取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