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Ⅳ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37%(P>0.05)和17.2%(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8%和6.7%.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Ⅱ组IGF-Ⅰ的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Ⅲ和Ⅳ组在第2周后处于较低的分泌水平,Ⅲ组IGF-Ⅰ的峰值高于其他组.Ⅰ、Ⅱ和Ⅳ组T3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Ⅲ组呈上升趋势,免疫后第8周,Ⅲ组的T3分泌水平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Ⅰ组T4的含量不断降低,而Ⅱ、Ⅲ和Ⅳ组有不断升高的趋势,Ⅱ组和Ⅲ组T4的分泌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SS DNA疫苗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pGM-CSF/SS的免疫效果要优于pGM-CSF+pcS/2SS共免疫.  相似文献   
42.
长白种猪生产性能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农大种猪场始建于1992年,是江西省定点繁殖长白种猪的一级良种繁殖场。分别于1993。1995、1997、2000年多次引入丹系纯种长白种猪,现有纯种长白猪140余头。经过几年的系统选育和繁育,长白种猪己基本适应了该场的生产条件,各项生产性能均表现良好。1工艺流程和畜舍结构 该猪场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按不同生产阶段组织生产。猪舍按空怀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出售猪舍的顺序进行排列布局。空怀、妊娠舍为双列封闭式猪舍,每栋54个猪栏,中间南北各3个为种公猪栏,南北设有运动场,供猪…  相似文献   
43.
菌圃(土栖白蚁巢)为白蚁生活代谢的分泌物,是一种纯生物物质。白蚁菌圃中含有蛋白质16.5%,多缩戍糖4.05%,灰分20.91%,并含有10种氨基酸。人们对菌圃的药用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但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主要观察黑翅土白蚁的菌圃对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在江西农大种猪场进行。该猪场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分阶段组织生产,妊娠母猪产前7 d转入分娩保育舍,在网上限位栏内分娩,35日龄断奶,仔猪断奶后在网上保育,至60日龄转入出售猪舍。  相似文献   
44.
母猪在产崽过程中由于子宫颈开张,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产后子宫炎.特别是在炎热环境中,母猪易出现胎衣不下、恶露不尽而受到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的感染.其中有的是从外界侵入,有的是平时正常存在于阴道里的病原菌.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迅速繁殖,最后引起机体感染发病,导致子宫炎.   ……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应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3个规模化猪场(A、B、C)污水处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染物的降解率,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优化规模化猪场污水的科学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污染物指标包括:pH、悬浮物(SS)、氨氮(NH3-N)、总磷(TP)和化学耗氧量(CODcr)。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排出的污水经过一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其pH值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范围之内(pH 6~9);各猪场对SS、NH3-N、TP和CODcr降解有一定的差异,猪场A上述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46.35%、24.00%、11.08%和54.76%,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猪场B各污染物指标的降解率分别为96.97%、6.55%、96.85%和94.58%,除SS达到排放标准外,其余污染物都超标严重;猪场C的各污染指标降解率分别达到97.54%、30.8%、94.74%和96.55%,SS和CODcr达到排放标准,而NH3-N和TP超标严重。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化猪场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猪场C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个猪场,但总体来说,3个猪场污水处理效果都不甚理想,污水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46.
<正>寄生虫病是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疾病,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猪场管理者常注重猪的传染病的防控而忽视对猪寄生虫病的防治。笔者在江西万载某猪场对猪的蛔虫、鞭虫、小袋虫、球虫、疥螨等5种常见寄生虫病进行检查,结果感染率分别为13.0%、4.5%、38.6%、6.9%、20.3%,危害较为严  相似文献   
47.
规模化猪场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据FAO统计,1998年,中国占世界猪存栏头数的50.90%,占亚洲猪存栏头数的84.2%。生产的规模化、集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已经农村副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化化养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迅速发展,这些规模化猪场在生产优质猪肉产品的同时,也在向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猪的粪便,污水和排放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不良气味等,一般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养猪场,年排污量至少3万吨,如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砂坏,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混凝沉淀法对猪场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果,采集经厌氧发酵的沼液和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按40 mg/L、60 mg/L、80 mg/L三种剂量添加混凝剂明矾及按1 mg/L、2 mg/L、3 mg/L三种剂量添加助凝剂硅酸钠,处理24 h和48 h后测定重金属Cu、Zn、Mn、Cd、Cr6+和As的含量,计算重金属的降解率,与排放标准相比,分析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Cu、Zn、Cd、Cr6+、As的降解率随净化剂含量增加而提高,且处理48 h的净化效果优于24 h.添加混凝剂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Mn的降解率随净化剂含量增加而提高,处理时长增加,降解率基本不变或略有增加;(2)与排放标准相比,混凝沉淀法处理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的Cu、Zn、Mn、As可达排放标准,Cd、Cr6+仍高于排放标准.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处理效果优于固液分离的污水,沼液和污水中添加80 mg/L明矾加3 mg/L硅酸钠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为缓解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热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降温方式对肉牛的降温效果。以江西省地方品种锦江黄牛为试验对象,试验分为3组,每组8头牛,试验1、2和3组分别为舍内通风组、舍内喷雾通风组和屋面喷淋通风组,3个组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50.38±24.54)、(247.93±24.54)和(250.00±24.02)kg(P0.05),试验于2014年7—8月进行。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湿度,肉牛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日增质量等,结果表明:屋面喷淋运行期间(10:00—18:00),与1组相比,3组舍内距屋顶0、1、2和3 m处温度分别降低4.79(P0.01)、2.13、1.37和1.42℃;湿度分别增加9.66%(P0.01)、6.76%(P0.01)、2.66%和1.80%;在14:00时,距离地面高度1.5和0.5 m分别降低1.20(P0.05)和1.07℃;呼吸频率降低12次/min(P0.01);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日增质量提高0.19 kg/d,提高率为26.38%(P0.05)。喷雾运行期间14:00时,与1组相比,2组肉牛体感温度喷雾前后分别降低0.51和1.43℃(P0.05),在18:00分别下降0.70和1.60℃(P0.05);呼吸频率降低13次/min(P0.01);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日增质量提高0.08 kg/d,提高率为11.11%。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喷雾通风和屋面喷淋通风均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肉牛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50.
微量元素铜、锌和镉对畜禽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量元素铜、锌和镉对家畜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