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短柄龙胆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拉脊山采集的短柄龙胆(Gentiana stipitata)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和梯度稀释法得到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分析了该内生菌的活性物质,及与龙胆属植物活性成分的关联性,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内生菌WZ-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瓜褐斑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和16Sr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WZ-6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与Paenibacillus terrae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9%,HPLC等分析表明菌株WZ-6的发酵产物中含有环烯醚萜类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3.
禽腺病毒对家禽危害极大,其中4型(FAV-4)引起心包积水-包涵体肝炎综合征。本文就2019年4月在西藏发生鸡安卡拉病,就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措施等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4.
鼠兔是高寒草甸的危害因素之一。采用样方调查法和堵洞封洞法于2018年8月中旬对西藏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14村高寒草甸植被类型与高原鼠兔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草甸植被类型主要有西藏蒿草、矮生蒿草、高山蒿草、杂类草以及高山蒿草-紫花针茅5类草地型;不同草地植被类型下高原鼠兔密度排序为:杂类草草地型>矮生蒿草草地型>高山蒿草草地型>高山蒿草-紫花针茅草地型>西藏蒿草草地型;高原鼠兔密度与草甸植被高度、盖度均有显著的线形相关(y=-0.028 8x+106,R2=0.938 1;y=-93.713x+1 268.3,R2=0.242 2)。高原鼠兔更喜欢选择坡中位、植被稀疏、珠丛低矮、植物纤维含量低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25.
藏西北绒山羊养殖作为西藏自治区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优化产业升级促进牧民的养殖效益至关重要。对藏西北绒山羊通过光控和褪黑激素埋植处理,进一步研究光照对于绒山羊体重生长、绒纤维长度以及机体血清褪黑激素浓度的影响,以期为光控增绒技术在西藏牧区示范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光控和埋植激素不能显著的影响机体的日增重变化(P0.05),但能够显著的影响藏西北绒山羊绒毛的纤维长度和生长速度(P0.05),另外光控和埋植激素能够提高绒山羊血清中的褪黑激素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绒毛生长性能。综上在藏西北绒山羊养殖产业推广中通过光控和埋植激素能够有效的提高藏西北绒山羊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于2015-2016年在藏北地区那曲县那曲镇的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进行,采取尿素均匀湿撒,施氮水平为0 g·m-2(CK)、7 g·m-2(N1)、15 g·m-2(N2)、30 g·m-2(N3)、40 g·m-2(N4)、50 g·m-2(N5),研究了藏北垂穗披碱草叶片功能性状和种群特征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1)施氮条件下垂穗披碱草叶面积、比叶面积都有一定提高;施氮显著促进分蘖数增加(P<0.05),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不显著;2)不同施氮处理下,抽穗密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殖高度响应不显著,而营养高度显著升高(P<0.05),N5最高,为32.87 cm,与对照比增幅达111.29%;盖度先迅速增加然后稳定在饱和状态,从43.67%上升到100%;随施氮量增加,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且施氮量越高生物量越高,最高增幅出现在N5处理,达到303.18%,从对照组的145.81 g·m-2增长到了587.89 g·m-2;3)相关性分析表明,氮肥单因子作用下生物量与营养高度、生殖高度以及盖度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种群特征是影响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非叶片功能性状。  相似文献   
27.
在日喀则市康马县选择200只育成羯羊采取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90天育肥试验,选择农户饲养的岗巴羊30只育成羯羊开展了岗巴绵羊育肥效果研究,其目的是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岗巴羊成年羊育肥期每只羊平均增重15.31kg,日增重170g。可见,育肥是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而且岗巴羊有很好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28.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系统总结了尼木县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土壤处理、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9.
2西藏设施蔬菜根病的发生特点 2.1 病原物种类增多且危害加重 自2000年以来,由于西藏地区设施面积猛增,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及设施内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设施蔬菜病害种类随之增多,病害发生加重,特别是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导致根部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致使为害多种蔬菜的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据调查,设施蔬菜中以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根部病害发生较重,在堆龙德庆县、蔡公堂乡及林芝地区病株率分别高达30.4%、10.0%和33.6%,其中个别棚病株率达到62.8%;菜豆根腐病病株率也较高,达43.0%,病情指数为16.6;西瓜枯萎病在多个地区普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在35.0%以上,甚至毁棚,但菜农对此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导致众多菜农不敢种植西瓜.这些作物受根部病害为害后田间死株率较高,给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此外,在蔡公堂地区种植的茄子上有黄萎病和菌核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0%和6.0%,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30.
为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下藏北高原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突变点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逐月站点气象数据,分析了1973—2017年藏北高原地区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藏北高寒牧区的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显著,其中气温以0.45℃/10 a速率显著的升高,风速以-0.27 m/(s·10 a)速率呈极显著减小趋势,降水以6.48 mm/10 a速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较为特殊,表现为增温缓慢、风速减幅最大、降水增加最为显著等特点,其他季节在各要素上变化较为均匀;周期变化上在去除显著的全球变暖的线性趋势后气温和降水都存在显著的准3年周期变化,且在发生时域上有互补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