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简要介绍了优质速生红香椿的特征特性,同时论述了其芽莱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栽植与培育壮苗、精细整地与密植移栽、增光保温、适时采摘与管理等内容,为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益的目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为解析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产羔数差异形成的遗传学机制,以5个不同繁殖力的中国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和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FecB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繁殖力群体间FecB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湖羊群体中存在BB、B+、++三种基因型,藏羊、蒙古羊及阿勒泰羊群体中仅存在B+和++两种基因型,多浪羊群体中仅存在++基因型。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及多浪羊群体中BB、B+及++基因型频率依次是0.69、0.28、0.03,0.00、0.13、0.88,0.00、0.08、0.92,0.00、0.08、0.92和0.00、0.00、1.00;B等位基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湖羊>藏羊>蒙古羊=阿勒泰羊>多浪羊。湖羊、藏羊、蒙古羊和阿勒泰羊中该位点He和PIC分别为0.29、0.25,0.12、0.11,0.08、0.07和0.08、0.07,且在以上4个品种中BB和B+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基因型个体高(P<0.01),BB基因型个体和B+基因型个体之间无差异(P>0.05)。由此可推断,FecB或许是决定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亦或是与其存在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可助力绵羊产羔数性状MAS技术和为多胎绵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青藏高原4个省区牦牛轮状病毒(R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ELISA法,对2014-2019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63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R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30份青藏高原牦牛R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8.57%(117/630),西藏地区牦牛RV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4-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牦牛RV血清抗体年阳性率分别为37.78%、7.62%、17.14%、14.17%、15.00%、13.33%,平均阳性率为18.57%;4省牦牛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西藏(25.76%)、青海(8.33%)、甘肃(16.67%)、四川(11.67%);4月龄以下牦牛(32.27%)极显著高于4~12月龄(14.05%)和大于12月龄(9.76%)。本研究结果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轮状病毒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4.
“豫粱七号”,原定名为“郑杂13号”。1992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粱七号”,适宜在广大夏播区推广种植。本杂交种,幼苗叶鞘浅红色,叶片为青绿色,幼苗生长势强,株高一般在193.1cm左右,穗长32.6cm,单穗粒重60.7g,出籽率80.12%,一般产量在406.8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500kg/667m2以上。该杂交种属夏播种,全生育期101.8d左右,抗逆性强,无病害,千粒重23.7g,籽粒黄红色,半粉质,易脱粒,着壳率10.0%。1备播准备及播种方法在此阶段是创造条件,为丰产奠定基础,保证一播全苗。在全苗的基础上培育壮苗,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好以…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甘南牦牛开展冷季补饲试验,研究不同年龄段牦牛补饲后的增重效果,为甘南牦牛冷季补饲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甘南州玛曲县开展,选择不同年龄段牦牛群体进行补饲试验。补饲期内,每月称量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分析体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90 d的试验期内,当年犊牛、2岁、3岁和成年牦牛试验组活重增加量分别为11.4 kg、3.4 kg、2.6 kg和4.35 kg,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量分别高出9.4 kg、10.1 kg、14.85 kg和20.65 kg。说明,冷季适当补饲能增加各年龄段牦牛的增重量,且对幼龄牦牛生长有明显的效果。冷季补饲是高寒牧区牦牛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6.
小麦生长期长,决定了其管理期较长,也决定了小麦获得高产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文章将尝试对小麦的高产栽培做一个系统阐述,并对田间管理部分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47.
甘南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剪切力、钙激活酶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甘南地方牦牛肉品质对甘南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剪切力和Calpains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牦牛肉在排酸嫩化过程中剪切力、钙激活酶呈现规律性变化,刚宰后到宰后第2天剪切力逐渐上升到最大值6.14kg,之后逐渐降低,宰后第4d降至4.82kg。宰后当天即开始排酸,第3~4d基本完成酸成熟过程,第1~9d钙激活酶光密度值由不足0.1逐渐提升到近0.7,说明整个成熟过程钙激酶的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为引导小农户对繁殖母牛进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积极性,将该饲养技术进行有效推广。妊娠母牛饲养要点,首先要保持母牛中上等膘情,其次要控制精饲料喂量,再次也要保证饲料质量,保证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充足。分娩后日粮饲喂量要根据母牛采食量变化进行调整,产后母牛应该早期进行配种。犊牛出生后保持呼吸畅通,让其吃足初乳,应让犊牛随母牛自然哺乳,如母乳不足,可人工哺喂35~38℃的常乳,犊牛出生后必须保障充足温开水饮用,犊牛7日龄以后应在母牛栏的旁边设犊牛补饲栏,将母牛与犊牛进行短期隔开补饲适量精料和优质干草,犊牛每天能吃到1 kg左右的颗粒精料时,就可以断奶。科学有效地加工调制饲草料也是非常重要,小农户一般没有机械,可采用人工调制加工。  相似文献   
49.
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牦牛肉的保鲜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天然保鲜材料魔芋、生姜、洋葱、月桂叶,经榨汁、浸提、分离等处理,配成一定比例的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肉进行涂膜处理,采用L9(34)正交试验,选出最优保鲜剂组合,即生姜15%、魔芋0.7%、月桂叶0.5%、洋葱15%.冷却牦牛肉经涂膜保鲜后,在0~3℃条件下贮藏、保鲜期可达17 d,贮藏期间,冷却牛肉经TVBN(挥发性盐基总氮)测定,pH值、感观表现均符合国标标准.[结果]表明,四种保鲜材料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结论]说明天然保鲜剂保鲜方法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了延长牦牛鲜肉供给时间,增加农牧民的养殖效益,进行牦牛错峰育肥出栏试验。[方法]选取秋季没有达到出栏体重的牦牛73头分为两个试验组,分别补饲1.5kg粉料和1kg颗粒饲料,进行60d放牧+补饲育肥试验。[结果]试验一组平均增重16.04kg,比对照一组增重32.04kg(P0.01);试验二组平均增重6.84kg,比对照两组增重16.59kg(P0.01)。在牦牛肉市场价不变的情况下,试验一组相对增收417.1元/头,试验二组相对增收179.38元/头。[结论]通过肥育试验得出,在牛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甘南牦牛应在掉膘前(10月下旬)出栏,若推迟出栏,需进行适当补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