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96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117篇
  106篇
综合类   396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01.
测定了泰山自然生长的野生三籽两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中总黄酮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三籽两型豆总黄酮含量为0.025 19%;共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214.9 mg/g,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38.0 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三籽两型豆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是一种是比较理想的功能食品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2.
 从1983~1990年,用云南主要的4个菌系群菌株,测定了28个单位的940份地方水稻品种抗性,结果表明抗1群菌的材料占30.0%,抗Ⅱ群菌占29.3%,抗Ⅲ群菌占30.3%,抗Ⅳ群菌占28.2%。通过比较分析,筛选了部分品种供生产和推广使用,研究证明菌系与品种有特异性交又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湘南红壤丘陵区草山草坡改良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壤丘陵区草山草坡改良快速、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利用适应性强、产草量高、品质好的禾本科、豆科牧草或豆科灌木改良天然草地。针对湘南红壤丘陵区草山草坡白茅多,且生命力极强、繁殖快、草质差等特点,采用等高环山相间种植法对7个牧草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7个品种中,木豆、桂牧1号和毛花雀稗生长快,竞争力强,能与白茅抗衡,产草量高,是红壤丘陵区改良草山草坡较理想的牧草品种。但木豆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越冬。罗顿豆、苎麻生长稍差,但草质好,可改善天然牧草品质,若加强管理,辅以施肥,也是红壤丘陵区改良草山草坡较理想的牧草品种之一。胡枝子和银合欢必须育苗移栽,且育苗的高度要超过白茅。在移栽时还要注意适量施肥。  相似文献   
104.
105.
小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本文用京农2号×S5033。杂交后代F3~F5世代的材料,以家系为样本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育前期、全生育期、主茎节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5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正态,而株高、单株荚数2个性状的F。家系次数分布呈明显的偏低亲连续性偏态分布,均属数量性状遗传;2)对F3家系进行选择时,株高和单株荚数的遗传潜力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而对单荚粒数选择遗传进展将很小:对民代群体来说,单株产量的GCV、RGS远大于其它性状,说明进行单株选择时把单株产量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对高产育种是有益的.3)高世代按一定方向对某性状进行选择后,其该性状的平均值有所提高,但后代的遗传潜力都很小,不宜再作直接选择,选用其它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将会提高选择效果;而高世代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选择其后代仍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06.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07.
近些年来,甜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连茬种植逐年增多,加上品种单调,施肥灌水不合理,甜椒疫病发生严重。我们经过3年的研究与探讨,研制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防治甜椒疫病的综合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建立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农田土壤单轴压缩可靠模型,并较准确模拟真实土壤力学性能,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借助Flunet-UDF能将模型网格信息写出的特点,利用EDEM软件自定义工厂生成不饱和土壤单轴压缩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切向接触刚度和曲线的上升段与应变轴夹角、峰值、下降段与应变轴夹角均有关,上升段、下降段与应变轴夹角、峰值随切向接触刚度增大而增大;曲线的峰值在随临界切向应力减小而减小,下降段落点随临界切向应力减小而离原点越近;下降段与应变轴夹角随法向接触刚度增大而增大;下降段与应变轴夹角随临界法向应力减小而增大。当法向接触刚度为210 MN/m3、切向接触刚度为80 MN/m3、临界法向应力为30kPa和临界切向应力为8kPa时,该组黏结参数能较可靠表征含水率为10.5%的耕地土壤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9.
20 0 0~ 2 0 0 2年 3所世界一流大学与 6所中国一流大学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对照表 (只统计《Nature》、《Science》文献类型为“Article”、“Letter”、“Review”的论文单位 ,且不区分第一作者和合作者 ) .英国《Nature》、美国《Science》是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智慧的学术期刊 .在《Nature》和《Science》上成批地发表论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 .本评价年度 ,作为中国一流大学参照目标的 3所世界一流大学在《Nature》、《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数对中国一流大学继续保持绝对优势 .中国一流大学中的…  相似文献   
110.
10%千金乳油防除稻田稗草,其除稗效果及安全性均比较理想,亩用1.8%千金乳油40g、50g在药后20天、40天防效分别为88.8%、92.5%和89.9%、90.6%,且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