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近40年四川省若尔盖高原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 %,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 %.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耕地系数测算方法研究与应用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已有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近10多年来理塘县城附近草地沙化面积扩大了2.45倍之多,达到1495.70hm2,占研究区面积的10.20%,其严重程度不亚于北部地区,应引起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技术在牧区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石承苍 《土壤农化通报》1997,12(4):19-25,40
通过对四川省农业地质背景的分析,阐明地质条件对区域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土地利用的影响,从而划分四川省5大土地利用区;第四纪沉积物为主的盆西平原区;中生代砂泥岩为主的盆地丘陵区;碳酸盐岩类为主的盆周山地区;岩性复杂,火成岩较多的川西南山地区;变质岩为主体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各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迥异,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改良利用方向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于TM影像的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TM影像,采用植被盖度作为草地沙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分析了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草地沙化比较严重,沙化草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中度沙化与重度沙化占监测草地面积的12.3%与95.1%,轻度沙化占16.6%。②从空间上看,中度沙化与轻度沙化分布区域普遍,重度沙化区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与西北部。从时间上看,1989年至2005年以来,沙化草地面积年增加为42.87km0,年增加率为2.1%,草地沙化不断增加的趋势明显。③采用遥感技术,通过提取植被指数转为植被盖度来监测草地沙化,是一种的简单、快捷、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旱坡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天然林禁伐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其主要措施。旱坡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也应该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以四川省为例,目前水力侵蚀面积已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4.4%,比10年前扩大了3.1个百分点,其重要原因是耕地土训侵蚀量达到22178.78万t,占全省水蚀总量73361.94万t的30.2%。在耕地侵蚀总量中,旱坡地侵蚀占96%。旱坡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应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据调查,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海拔800-2000m的河谷地区。其土地资源特征是植被稀疏,地面以荒草为主。而近年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重建的障碍。生态环境重建的主要对策是:实施天然林禁伐、陡坡耕地退耕、封山育林,从根本上遏止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是实施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按自然植被演替规律,走草→灌→乔演替的技术路线,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走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