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5篇
  21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哺乳动物胚胎体外发育培养技术是胚胎发育生物学、转基因、动物克隆等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因此,建立稳定的体外胚胎培养体系和提高胚胎发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四川省武胜县为了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目标,县农业局为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增产增收潜力,组织农技、土肥、植保等站农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水稻旱育秧,目前水稻旱育秧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开. 一、旱育秧技术优越性 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三早"(早播、早发、早熟)、"三省"(省力、省水、省秧田)、"两高"(高产、高效)和秧龄弹性大等优点.旱育秧所育成的秧苗矮健、抗寒力和发根力强,栽后不易坐蔸,返青快,分蘖早,成熟期提早3~5天,有利于再生稻蓄留,亩增产50kg左右.  相似文献   
113.
为评价表达Cry1Ab和Cry2Ab蛋白的转基因玉米GAB-3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的杀虫效果,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研究了GAB-3不同组织器官对以上四种害虫存活率的影响,并通过田间接虫试验进一步测试了GAB-3对黏虫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室内生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GAB-3心叶期叶片对黏虫、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苞叶、穗尖、穗轴、花丝、雄穗和籽粒对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田间接虫试验结果显示:心叶期GAB-3高抗黏虫和亚洲玉米螟,穗期GAB-3高抗亚洲玉米螟。上述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GAB-3对4种主要玉米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4.
风景名胜区做为河南省旅游业的主体和核心,是“旅游立省”的主要支撑,同时也是构建全省绿色基础设施和营造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内有一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发展迅速,但从省里到地方景区总体上还处于管理混乱、体制不顺的阶段。总结了近年来河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其他省份先进的管理体制模式,客观分析全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意见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5.
苹果苗木栽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矮砧密植苹果建园劳动强度大及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应用AIP三维设计软件,设计开发了连续开沟式苹果苗木栽植机。该机采用芯铧式开沟器,为便于维护和转运机架设计成3级连接机构。该机设计开沟深度为30~35cm,开沟宽度为25cm,集苗箱容量为健壮苹果树苗500棵,正常工作速度为0.8~1.2m/s。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栽植机工作性能良好,所栽苗木倒伏率为0.67%,机械伤苗率为0.44%;机具开沟稳定,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8.88%,苗木栽植合格率达98.22%;人工充苗作业,株距变异系数20%。该机结构设计合理,栽植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建园农艺要求,为我国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的苹果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6.
耐除草剂基因g10evo-epsps 在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研发中常常被用作目标性状基因或筛选标记基因,因此 可作为转基因成分检测的重要筛查基因,但目前缺少相应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g10evo-epsps 基因特异性 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从而为转基因大豆的监测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体系。本研究基于转基 因大豆中的g10evo-epsps 基因序列设计了qPCR检测引物和探针,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确性 进行了实验室内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g10evo-epspsq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转基因大豆ZUTS-33中的 g10evo-epsps 目的基因;标准曲线分析表明,3次重复试验的扩增效率在90%以上,R2 均大于0.99;方法的检测限 (LOD)为不高于8拷贝,定量限(LOQ)推测为16拷贝;对含量为4.5%、2%、0.5%、0.09% 和0.045% 的转基因大豆 ZUTS-33基因组DNA进行准确度分析,发现该方法测定的平均值和预期值之间的偏差为0.00%~11.11%,3次重复 试验的RSDr为2.30%~17.1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g10evo-epsps qPCR检测方法能够满足转基因大豆筛查检测 的要求,为转基因大豆监管和标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矮砧密植果园根系管控中根土复合体阻力过大,果树根系断切作业不理想等问题,设计一种振动式果树根系断切装置。对切割装置受力模型分析可知,影响阻力的因素主要有锯齿弯刀参数、根土复合体参数、根土复合体与锯齿弯刀参数及作业方式参数。对振动式果树根系断切装置切割装置进行设计与分析,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切割装置进行切割根土复合体模拟分析,切割装置振动状态下平均切削受力为236.97N,不振动状态下平均切削受力为432.35N,达到振动减阻目的。切割装置土槽试验表明,振动状态下所受水平合力均值均小于不振动状态下所受水平合力均值225.34N,振动状态下切割根土复合体作业效果良好,对根系以及土壤起到锯切效果,减小切削阻力。通过振动状态下切割装置切割根土复合体正交试验分析可知:最优作业参数为偏心距20mm,转速3r/s,土槽作业平台前进速度0.2m/s;土壤扰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偏心距和前进速度;影响切割装置入土稳定性主要因素为偏心距和转速,观察作业现场得知入土深度稳定,满足入土要求。整机试验表明:根系平整切割占比左侧为21.05%、右侧为17.39%,锯切占比左侧为78.95%、右侧为82.61%,由此可知,振动式果树根系断切装置作业过程中振动断切装置对根土复合体起到锯切效果,减小机具和切割装置所受阻力,起到减阻效果;由试验现场可知,机具稳定性良好,作业后留下20~25mm沟壑,与入土切割装置厚度20mm一致。土壤外翻程度小,土壤弥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9.
120.
可变剪接发生在DNA转录为前体mRNA后,通过该过程可以使单个基因产生多个mRNA异构体和蛋白质亚型,增加了转录后加工过程中基因的信息多样性和蛋白质丰度。剪接体、剪接因子和其他RNA结合蛋白催化识别剪接位点和可变剪接外显子,参与调节可变剪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可变剪接在一定程度上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驱动力。可变剪接作为组织特异性调节剂,参与肌肉发育的整个过程。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PTB)和RNA结合蛋白4(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4,RBM4)分别与原肌球蛋白的内含子多嘧啶序列和富含CU的内含子结合,共同调节α-原肌球蛋白的肌肉细胞特异性外显子选择的活性。RBM4可通过下调PTB表达并颉颃PTB在外显子选择中的活性来协同作用于肌细胞增殖分化的特异性剪接;肌球蛋白Ⅰ亚型通过可变剪接产生4种不同长度杠杆臂的蛋白质,影响肌肉的张力与拉伸激活;可变剪接可能是产生肌肉类型特异性的重要机制,选择性剪接产生具有不同催化动力学的肌球蛋白重链同工型,催化动力学差异地调节收缩性,从而影响肌纤维类型和肌肉功能。作者通过阐述可变剪接事件在肌肉发育及肌纤维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揭示可变剪接对肌肉发育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肌肉的发育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