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6~1995年历时10a的系统观察资料,以同期移栽露地棉田为对照,对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及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数量及田间发生动态均存在显著差异。10a平均,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累计卵量是露地棉田的3.4倍;平均有卵株率是露地棉田的2.8倍;年发生程度较露地棉田提高1.7级;每年7次调查达到防治指标的次数年平均比露地棉田多2次,有些年份多达4~5次;实际需要用药防治的次数平均每年比露地棉田增加1次,有些年份增加2~3次。  相似文献   
12.
于2015年10月,在老爷岭山脉的牡丹峰针阔混交林开展了利用不同诱饵捕获棕背Myodes rufocanus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诱饵的平均铗捕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麻花、火腿肠、瓜子、花生,平均笼捕数依次为麻花、瓜子、花生、火腿肠,且诱饵对棕背笼捕的捕获效果影响较小。4种诱饵的笼捕捕获率均略高于铗捕捕获率,但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相同诱饵条件下鼠笼与鼠铗对棕背捕获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荆州市1980~1998年共19年棉铃虫发生情况、棉花生育指标的系统调查数据以及有关气象资料,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了棉铃虫主害代发生量与上代高峰卵量、7月15日青铃及4月下旬至7月均温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江汉平原棉区棉铃虫主害代的发生规律,为其防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运用模糊数学区间权重综合评判法对主害代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预报的研究,拟合率达100%,预报1999年荆州和天门两地,均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4.
在室外管道施工中,常见的沟槽失稳、隆起现象应预先对管线的地质资料进行研究并对沟槽各层土质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以合理评估其受力状况,为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利用37年的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及逻辑评判方法,研究了影响棉红蜘蛛种群消长的因素及其预测预报。结果表明,气象因子是影响种群消长的决定因子,尤以5—8月降雨量为最重要,而7—8月的南洋风对棉红蜘蛛种群增长起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介质中, 镧(Ⅲ)对鲁米诺-高碘酸钾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 据此, 建立了测定镧(Ⅲ)的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5~1.0×10-3 mol/L;检出限(3σ)为2.0×10-6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1%(1.0×10-4 mol/L La3+, n=11). 将此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经对江汉平原棉区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一代红铃虫发生和消长动态的系统观察和研究,运用9年的科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一代红铃虫发生量及有卵株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地膜棉田不仅虫量很大,而且年际间变幅也很大。地膜棉田第一次卵峰日较露地棉田平均提前6.9d,一代红铃虫发生程度平均提高2个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