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1篇
  11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云杉花墨天牛是我国中温带地区携带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有重要意义。目前花绒寄甲是防治我国南方地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有效天敌,但还未见用于防治云杉花墨天牛,为探讨该天敌防治云杉花墨天牛的可能性,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林间测定了花绒寄甲对云杉花墨天牛的控制效果。在室内利用直接接种的方式将花绒寄甲幼虫接到不同虫态的云杉花墨天牛上,并模拟自然情况,以不同的益害比将该天敌的卵释放在含有云杉花墨天牛的木段上,观察该天敌的最佳寄生时期并明确最佳益害比。在林间全自然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益害比,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有云杉花墨天牛为害的木段上,观察其自然控制情况。结果发现:室内直接接种试验,花绒寄甲幼虫在云杉花墨天牛蛹上平均寄生数量为3.10头/天牛蛹,平均寄生率为86.00%,平均存活率为57.79%。在幼虫上平均寄生数量为0.54头/天牛幼虫,平均寄生率为30.00%,平均存活率为13.92%。在室内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被云杉花墨天牛侵入的木段上,益害比为10: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2.59%,校正死亡率最高为40.71%。在林间将花绒寄甲卵卡释放到木段上时,益害比为4: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7.68%,与益害比为2:1时(45.51%)差异不显著;当益害比为10:1时天牛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为74.15%,高于益害比为2:1时(43.79%),但差异不显著,且寄甲平均寄生率为33.38%,低于益害比为2:1时。结果证实,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幼虫对云杉花墨天牛蛹的寄生效果优于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因此蛹期是最佳防治时期;室内和野外防治试验均显示花绒寄甲可用于云杉花墨天牛防治;在野外利用花绒寄甲卵防治时,选择益害比为2:1时效果和经济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2.
以草叶马尾藻(Sargassum graminifolium)和绿茶提取物为原料制备马尾藻茶饮料,考察马尾藻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用量对茶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尾藻茶饮料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结果表明,每500 mL茶饮料中添加1.0 g马尾藻提取物,所得产品整体口感好,无明显的海腥味.在0.2~1.4 mg/mL浓度范围内,马尾藻茶饮料对DPPH·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随马尾藻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3.
植物栽培体系消减华北潮褐土残留硝态氮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植物种类与种植制度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的效果.[方法]以华北平原潮褐土硝态氮高累积粮田为对象,设置作物、牧草、林木及休闲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几种植物栽培体系消减效果.[结果](1)牧草单作或间作的地上生物量和吸氮量随种植年限增加明显递增,且种植2年后累积显著高于农作物轮作及生草休闲;杨树虽具有极大的生物量,但对氮素吸收在修复次年显著降低,明显低于牧草单作或间作,接近作物轮作和生草休闲.(2)0-200 cm土层硝态氮消减量呈现出杨树<生草休闲<苜蓿、苜蓿+无芒雀麦和作物轮作<苇状羊茅.(3)杨树根区及深层累积硝态氮具有强烈向下淋洗趋势,分别在80-100cm和120-180 cm土层出现峰值,深层硝态氮较种植前向下淋移了60 cm;生草休闲累积硝态氮在剖面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淋洗且至深层累积.(4)0-100 cm区域植物的根长密度与相应区域土壤硝态氮的消减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通体高量积累硝态氮的土壤上,可以通过牧草单作或间作实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快速消减,而且苇状羊茅对深层累积硝态氮提取能力较强,苜蓿在相对长期的修复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4.
耕层施磷对土壤剖面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华北平原,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施磷对土壤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耕层设3个不同的施磷水平,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 cm土层处。【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P60处理<P120处理<P0处理,且发生垂直运移,向上层土壤运移了50 cm,向下移动了70 cm,累积峰出现在120~140 cm土层,较标记位置下移了30 cm。玉米收获后, 15N主要分布在100~180 cm土层,累积峰在小麦季基础上又向下移动了20 cm。玉米能利用前茬残留于土壤深层的15N,P0、P60、P120处理15N的利用率分别为1.2%、2.5%、2.2%。前茬施磷对后作玉米下层根系发育仍有促进作用,增加了80~15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比例,提高了施磷处理对残留15N的利用率。【结论】前茬耕层施磷仍影响土壤深层累积NO3--N后效,促进后作玉米中下层根系发育,提高深层氮素利用率,进而减少其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145.
螺虫乙酯对雌性斑马鱼的毒性及氧化应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新型季酮酸衍生物类杀虫剂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以雌性斑马鱼为受试对象,研究了螺虫乙酯对其的急性毒性及氧化应激效应。急性毒性试验测得螺虫乙酯对雌性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7.21 mg/L,属中等毒性。经不同浓度螺虫乙酯(0、36、360和1 800μg/L)处理28 d后,通过检测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Cat、Gpx、Mn-Sod、Cu/Zn-Sod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水平,研究了螺虫乙酯对斑马鱼肌肉组织的氧化应激效应。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可引起斑马鱼肌肉组织中CAT、GSH-Px活性和MDA含量,以及Cat、Mn-Sod、Gpx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未发现螺虫乙酯对Cu/Zn-SOD活性及Cu/Zn-Sod的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螺虫乙酯能够诱导雌性斑马鱼肌肉组织的氧化应激效应,并可能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6.
贵州从江香猪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地方猪种,具有肉质细嫩、基因纯合、抗病力强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其生存环境、体貌特征、生产繁殖性能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7.
为找出不同类型籼粳杂交稻在品质表现上存在差距的原因, 以18个早熟晚粳籼粳杂交稻品种(品系)为材料, 从中筛选出产量与蒸煮食味品质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A类高产优质型, B类高产不优质型, C类低产不优质型)。2年中A类和B类的平均产量分别较C类高22.66%和22.26%, 其高产的原因主要是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A类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比B和C类高1.9%~2.5%和13.9%~22.7%。与A类相比, B类和C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分别高43.3%~47.5%和64.5%~71.4%。B和 C类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较A类分别高31.7%、33.0%。A类平均胶稠度较B和C类分别高4.0%、4.5%, A类品种的峰值粘黏度和崩解值最高, 消减值最低, 蛋白质含量3种类型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 灌浆结实期温度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呈负相关。籼粳杂交稻优质的获得, 除品种遗传因素外, 可通过合理的播期或栽培管理调节, 使水稻灌浆结实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则有利于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同步提高或改良。  相似文献   
148.
一、探索农机推广体系新模式,提升全系统的推广力 所谓推广力,可以理解为推广工作执行能力。在目前新形势下,即是农机全系统的核心竞争力。2002年江苏省农机推广站首次提出了协调省市县3级推广站统一行动的《插秧机技术推广服务纲要》,以江苏东洋插秧机公司为具体合作对象,执行6年来成效显著:对推广事业而言,省农机推广系统的做法加速了全省水稻机械化的进程;对广大农民用户,省农机推广系统是一支热心称职、反应迅速的技术培训和服务队伍;对全系统而言,通过6年努力,省农机推广系统共获得技术培训、技术服务费用3300万元,增强了自身实力,增加了职工的收入;对企业来说,省农机推广系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把产品转变成商品的推广组织。  相似文献   
149.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烟农19、淮麦20为品种材料,进行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都较适合本地种植,播期在10月上旬,基本苗8~16万株/667m2比较适宜,群体质量高,穗粒结构协调,产量高;播期较晚,以主茎成穗为主,要增加基本苗,提高成穗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50.
马克菲尔新型生态防护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的一种新护岸技术,适用于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坡脚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的沿河路堤坡脚或护岸,能很好的将工程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可以成为保护河堤河床、治理滑坡兼顾植被绿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首选生态防护型式。通过在在国内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证明,马克菲尔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使用是完全符合生态水利建设理念,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