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建立了一种ELISA检测牛乳铁蛋白的方法。主要摸索了ELISA的工作条件,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和一抗稀释浓度,进而确定了二抗工作浓度,通过重复性试验和交叉性试验验证了该法的重现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一抗工作浓度为1∶200000稀释,二抗工作浓度为1∶100000稀释,在此条件下检测牛乳铁蛋白的限度为1.56~100ng/mL,在此范围内,牛乳铁蛋白浓度与OD值之间呈指数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2770×(1.0145-e-0.0338x)(R2=0.9992)。本研究为研制牛乳铁蛋白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50多年单一的木材生产经营,导致林区可采资源枯竭,森林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和生态功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在鸡的肠道中寄生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主要特征为消瘦、贫血、出血性肠炎,雏鸡多发,常造成大批死亡,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之一。2011年5月初,沙市某小型养鸡场200只49日龄雏鸡发病,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为鸡球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1病原学鸡球虫属于艾美耳科艾美耳属,我国已发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肯尼亚亚种(Bacillusthuringiensis—Ken)在晋南棉区生态条件下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t—4对棉铃虫低龄幼虫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1000mg/kgBt—4杀虫率高达92.31%.药液在棉花苞叶和蕾、铃间形成一药液富集区,与棉铃虫钻蛀棉花蕾、铃的区域一致,这是取得高效防治效果的一个原因.试验表明,在晋南棉区,运用1000mg/kg浓度的Bt—4在棉铃虫卵或低龄幼虫盛发期施用能有效地防治棉铃虫的危害。并作为一种高效无公害生物农药,Bt—4可以在该棉区大面积防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室内模拟干旱对大豆萌发性状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22份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品系)为研究材料,使用快速简便的高渗溶剂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室内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探讨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品系)萌发性状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品种进行抗旱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的吸水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长指数均比清水对照低。品种间萌发性状存在差异,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相对发芽率,为73%,变异幅度为4.25%~44.56%,变异系数最小的为12h吸水率,为11%,变异幅度为28.54%~48.75%,12h吸水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根长指数与萌发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大豆芽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初步鉴选出4个强抗型大豆品种,分别为:晋大74、晋大70、晋大83和晋大73,鉴选出3份敏感型品种,分别为晋大75、黑珍珠、扁茎豆,其他15份品种为中抗型品种。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萌发期抗旱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燕平 《落叶果树》2014,46(6):21-23
介绍了果树实生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等技术和适合不同果树苗木的繁育方法,阐述了工厂化育苗与脱毒苗繁育技术要点,提出了果树苗木繁育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 arpon de structans (Zinns.)Scholten]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人参生产中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水杨酸(SA)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诱导物质,目前将其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热点.在温室可控条件下进行,用浓度为200mg·L-1的SA溶液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然后接种人参锈腐菌,接种后3,6,9,12,15,20,25,30d取样.通过测定参根内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探索其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经S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的参根MDA含量在12d时较接菌未处理的下降了35.5%;脯氨酸含量在15d时达到峰值142.31μg· g-1FW,是清水对照的1.85倍;可溶性糖含量在12d时达到峰值4.91mg·g-1FW,是清水对照的1.6倍;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外源SA能有效降低参根内MDA含量和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强人参对锈腐病的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苗期不同抗性大豆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对大豆花叶病毒(SMV)胁迫的响应。[方法]以感SMV品种合丰25和抗SMV品系牡304为材料,以东北地区SMVⅠ号株系为毒源,测定接种SMV后苗期不同抗性大豆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SMV胁迫下,除Fo和q N升高外,其他荧光参数均有所降低,抗SMV品种(系)的变化幅度较小。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Fm、Fm’、ΦPSII和Fv/Fm逐渐降低,Fo和q N逐渐升高,q P先降低后升高,且抗SMV品系牡304和感SMV品种合丰25分别在6 d和12 d出现最低值。受SMV胁迫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抗病品种(系)叶绿素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感病品种(系),感病品种(系)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率大于抗病品种(系)。[结论]苗期荧光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可作为鉴定大豆对SMV抗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王秋兵  王燕平  孙仲秀  孙忠戈 《土壤》2017,49(2):400-407
本文以辽宁省浑河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阶地上的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形态学特征、基本理化性质和母质均一性判定等研究,探讨了浑河三级阶地白浆化土壤的白土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土壤粉粒中的稳定元素钛与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级阶地上的21-003、21-009、07和21-076剖面和二级阶地上的21-001、21-200、03和04剖面的母质均一;(2)由于土体发育程度不同,一级阶地土体中无淀积层;二级阶地土体中有淀积层且无白土层,尚未出现白浆化现象;三级阶地土体中淀积层和白浆化现象明显,出现了白土层,其形成以黏粒的机械淋溶和潴育淋溶为主;三级阶地上土壤比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发育时间长,但尚未达到漂白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