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菠萝皮中提取多糖,研究菠萝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的断奶仔猪160头,平均体重为(6.50±0.07) kg,公母各半。采取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4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菠萝多糖饲料添加剂50、100、150 g/t。结果表明,菠萝多糖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平均日采食量均略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P<0.05)、15%(P<0.01)、7%(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9.62%(P<0.05)、14.42%(P<0.01)、7.21%(P<0.05)。因此,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菠萝多糖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且最佳添加量为100 g/t。  相似文献   
122.
本研究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冬季火烧区和未火烧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结果表明:冬季火烧显著降低了多年生禾草的重要值,而提高了多年生杂类草的重要值,而对一、二年生草本和灌木、半灌木功能群的重要值影响不显著。冬季火烧显著提高了灌木、半灌木在群落中的比例,并且降低了一、二年生草本的比例,但对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比例影响不显著。灌木、半灌木功能群的丰富度指数在火烧地显著大于未火烧地,而一、二年生草本的丰富度指数显著小于未火烧地。冬季火烧显著降低多年生禾草功能群的生物量和显著提高多年生杂类草功能群的生物量。火烧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0~10 cm土层中均显著高于未火烧草地。  相似文献   
123.
研究封育年限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繁殖更新的影响,为退化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选取不同封育年限区(5,15,23,32 年)和放牧地(对照)草地作为试验样地,采用挖掘取样法进行草地繁殖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封育年限对后代繁殖更新苗的物种丰富度影响显著(P<0.05)。封育5年草地和封育15年草地的后代更新苗的物种丰富度与放牧地差异不明显(P>0.05),而封育23年草地和封育32年草地的后代更新苗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放牧地。封育年限对草地后代繁殖更新总密度、无性繁殖密度、根茎型、分蘖型、匍匐型和分枝型的繁殖密度均影响显著(P<0.05)。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繁殖更新总密度和无性繁殖密度均呈递减趋势,根茎型和分蘖型密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根蘖型和分枝型密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匍匐型的密度呈逐渐增加趋势,无性繁殖密度与有性繁殖密度之比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植物群落密度与无性繁殖密度、繁殖更新总密度之间均呈正显著相关。在云雾山典型草原,短期封育有利于植物后代繁殖更新,长期封育反而不利于草地的繁殖更新,对退化草地封育5年最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更新。植物无性繁殖密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繁殖总密度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124.
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和子代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85 d的健康大白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妊娠85 d至产后21 d。分别于母猪妊娠85、112 d和产后21 d测量母猪背膘厚并计算背膘损失。于产后1和21 d耳缘静脉采血,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生化指标。于产后1 d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并称取仔猪出生窝重。于产后21 d称取仔猪断奶窝重并计算断奶窝日增重;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窝仔猪腹泻情况,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仔猪1~7日龄和1~21日龄腹泻率(P0.05),显著增加了产后21 d母猪血浆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P0.05),且产后1 d母猪血浆白蛋白(P=0.087)和Ig M(P=0.096)含量以及产后21 d背膘厚(P=0.096)均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虽然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但可增强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和免疫力,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讨中药渣用于断奶仔猪养殖的可行性,比较研究了芪楂口服液药渣发酵前后对断奶仔猪结肠微生态和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芪楂口服液药渣组(添加5kg/t芪楂口服液药渣)、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添加5kg/t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和阳性对照组(添加0.04kg/t维吉尼亚霉素+0.2kg/t硫酸黏杆菌素+3 000mg/kg氧化锌),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于试验第28天,分别取结肠内容物及其组织,测定微生物数量、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和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的7种细菌及总细菌数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介素(IL)-12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2个对照组(P0.05),吲哚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发酵芪楂口服液药渣组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直链脂肪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结肠组织IL-4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芪楂口服液药渣组(P0.05);阳性对照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梭菌ⅩⅣa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芪楂口服液药渣可增加断奶仔猪结肠短链脂肪酸含量,调节结肠细胞因子表达;芪楂口服液药渣发酵前后均不影响肠道菌群稳态,但抗生素和氧化锌会影响仔猪肠道菌群的稳态;微生物发酵未增强芪渣口服液药渣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对影响绵羊移植胚胎成活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受体发情同期差在0~12h内,移植扩展囊胚和囊胚成活率分别为87.50%和82.35%,显著高于移植其他阶段的胚胎。同期差在12~24h内,移植囊胚成活率为70.83%,高于移植其他阶段的胚胎;同期差在24~36h和大于36h时,各类胚胎成活率显著下降。移植时受体羊的黄体数目不影响其妊娠率和胚胎成活率,切割扩展囊胚移植成活率为53.33%,增加移植胚胎的数目能显著增加受体羊的产羔率。可见移植胚胎的数目、胚胎发育阶段、分割技术、同期发情技术等影响移植胚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7.
作者综述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人及其他动物上的研究应用,阐述卵子、精子操作技术等对ICSI结局的影响,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野生牧草是经长期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草种,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能够在风土较差的条件下生存、繁殖并获得一定产量。它是许多牧区、半农半牧区等畜牧业发达地区所需要的草种。但野生牧草的合理利用目前尚未引起重视,有关其营养成分的分析报道也很少见。为了缓解我国饲料来源狭窄的问题及饲料原料短缺给养殖业带来的压力,同时又充分利用这些野生牧草资源,  相似文献   
129.
对产自伏牛山区野生皂角刺,用醇提取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其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Avian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5只,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A组作对照,只喂基础日粮,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mg/kg、1000mg/kg、5000mg/kg皂角刺提取物,全期饲喂。在第3、7周龄时分别测定免疫器官重量,7周龄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全期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皂角刺提取物,可以提高免疫器官重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并有显著促生长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30.
通用酶制剂对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用酶制剂对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顾宪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孟晓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李升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林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赵向红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部动物科技学院@王占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