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9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甘蔗有很高的能量转换能力,又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它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特高产的饲料作物。选育饲料甘蔗品种又是发展饲料甘蔗的关键技术,闽蔗92-117、C155-76等甘蔗品种,生长特快,宿根性特强,年可收获2-3次,公顷产鲜蔗225吨左右,配合饲料青贮氨化处理,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2.
83.
福建省果蔗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福建省果蔗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作了简要概述 ,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 4点对策  相似文献   
84.
经过在福建省长泰县两年的生产示范,参试的12个国家甘蔗品种中闽糖86-2121,新台糖16号,闽糖88-103、闽糖93-146、闽糖76-2、福农81-745、福农83-36等7个品种,与三个对照种新台糖10号、闽糖70-611和桂糖11号比较,表现出较好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份,且宿根性良好,适宜于漳州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闽糖90-55,桂糖89-5蔗茎产量较好,但蔗糖份一般,需继续观察试验,奥糖85-177与三个对照相当,云蔗81-173和云蔗89-151产量一般,蔗糖份较低,不宜在漳州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以未组织培养的果蔗种苗为对照,对组培苗后代4种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分析,以及通过外源激素处理研究果蔗分蘖机理和调控技术.结果显示:组培苗后代中IAA 和CTK 含量比对照高,它们可能在分蘖过程中起作用,ABA 和GA3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外源激素处理显示,6-BA 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果蔗的分蘖率, 而NAA 对抑制果蔗分蘖有一定的效果.综合内源激素测定和外源激素喷施的结果,推测影响果蔗组培苗分蘖的因素可能是组培过程中残留的6-BA 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86.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两例甘蔗新品种区试材料的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一般统计分析作比较,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更能表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高稳系数在甘蔗新品种的应用是确实可行的,但要结合品质和抗逆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87.
我所几个自育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两年的生产示范试验,参试的甘蔗品种甘蔗品种闽糖90-55、92—649、86—2121、93-246、92—505、新台糖25号与四个对照种闽糖7-611、闽糖86-05、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对比,结果表明:,我所自育的几个品种都表现出较好的种性、蔗茎产量及含糖量。其中闽糖92—505、闽糖92—649、闽糖86—2121表现较为突出,不仅蔗茎产量高,且蔗糖分也高,在福建蔗区有着较好的推广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新台糖25号的蔗糖分不错,但蔗茎产量偏低,闽糖90-55、93-246的蔗糖分及蔗茎产量表现稍差,可继续进行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88.
对引进的广东黄皮蔗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具有高产、清甜可口、抗病性强、种性不易退化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可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90.
几个具绿色能源潜力的甘蔗新品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优良的甘蔗栽培品种与特殊优异的割手密、河八王等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较好的8个品系作为能源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亲系为Cp67/412×云农251(特大割手密)杂交的闽糖97/197和亲系为选3×云甘83/157(特高糖割手密)杂交的闽糖97/202,二者的蔗茎产量增幅分别为45.6%和33.6%,可重点考虑作为高生物量的能源蔗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