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一种度量,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受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运用多样性指数,多层感知器网络,分析了松山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结构和生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果榆+山杨混交林、油松+青杨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高,而大果榆林、华北落叶松林的各项指数值均较低。Patrick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Pielou指数在榆林中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在其他森林群落中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2)功能层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不同,在乔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在灌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呈比较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在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都呈下降趋势,而在草本层,均匀度变化不大。(3)用多层感知器网络预测功能层多样性效果很好,结果发现坡向对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而海拔高度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2.
93.
94.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建立放牧试验平台,研究秋季、冬季和初春放牧对草地植物返青期土壤温湿环境和植物生长以及生长旺季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地返青季,秋季放牧草地表层土壤湿度相对于其他处理显著降低,而温度相对升高;土壤表层湿度与草地枯落物总量、立枯量呈显著正相关;秋季和冬季放牧显著降低草地返青期的地上生物量;秋季放牧显著降低优势植物地上生物量;而初春放牧不影响草地返青期的群落生物量。在生长旺季,初春放牧草地群落及其高大优势植物大针茅和羊草的生物量显著增加,而其下层的糙隐子草和杂类草生物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5.
日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油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头年龄相同、平均体重为(650±20)kg、泌乳期相同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探讨添加葵花油、胡麻油和菜籽油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纤毛虫数量、pH值、NH3-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日粮脂肪含量均为6.5%)对奶牛瘤胃内纤毛虫数量、pH值、NH3-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Zn(NO3)2.6H2O为锌源,Na2S为硫源,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阴离子树脂负载的ZnS固相光催化剂,就Zn2+进入树脂孔道内形成ZnS纳米粒子进行了XRD表征,对影响光催化反应的pH、温度和催化剂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以紫外灯为光源,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该固相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现状分析及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7年秋作者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宝绍岱苏木查干诺尔嘎查进行了生态环境调查和实践活动,对当地草场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土壤状况、植被层及食物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用自然力和绿化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育苗基地、转移物种、坚持绿化工作等途径恢复当地沙地植被,建立生态系统适时监测系统,观测生态系统动态。  相似文献   
98.
蒙古族奶酪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析测定了内蒙古不同地区蒙古族奶酪的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 ,揭示了不同地区蒙古族奶酪的营养特点 ,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牛奶奶酪与羊奶奶酪之间的差异 ,为蒙古族奶酪的进一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100.
实验旨在研究初次配种妊娠月龄(AFP)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繁殖性能和产后健康的影响。实验以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2个规模化牧场1 876头荷斯坦青年母牛(A牧场1 004头,B牧场872头)为对象,将AFP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AFP<13.5)、Ⅱ组(AFP为13.5~14.0)、Ⅲ组(AFP为14.1~14.5)、Ⅳ组(AFP为14.6~16.0)、Ⅴ组(AFP>16.0),对比分析各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犊牛初生重、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及产后疾病发生的数据。结果表明:2个规模化奶牛场以AFP≤16月龄为主(总占比为88.22%);AFP为13.5~14.0月龄时头胎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佳,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高;AFP>16月龄时犊牛初生重最大,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低,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AFP<13.5月龄的奶牛产后真胃变位的发生率最高。综合以上结果,13.5~14.0月龄可能是荷斯坦青年牛适宜的初次配种月龄,这为规模化牧场选择合适的初次配种月龄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