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岐山县雍川镇是陕西省有名的优质小麦、线辣椒和地膜西瓜主产区。今年,在该镇推广的三膜(即地膜、小拱棚膜、大棚膜简称三膜)覆盖西瓜复种秋延番茄高效栽培1.3hm^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  相似文献   
52.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化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没有良好生态化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便失去自然和社会的一般前提。而没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良好的生态化也失去了其追寻的目标、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3.
杨芳萍 《植物保护》2000,26(5):20-21
利用田间积水诱发供试春小麦品种 (系 )发病 ,分析供试春小麦对小麦霜霉病的抗病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 (系 )在分蘖期、成穗期及成熟期等阶段对小麦霜霉病的抗性反应均有一定的差异 ,特别在产量方面更为明显 ,一般减产1.26%~39.58%。  相似文献   
54.
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水旱轮选,培育出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试验表明,陇春27号在2006~2007年国家小麦西北旱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80.83 kg/667m2和201.87 kg/667 m2,分别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增产4.91%和21.37%,增产极显著,均居第一位;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7.67 kg/667m2,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平均增产12.71%。抗旱性指数2006年为1.1835,2007年为1.1014,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定西35号,是所有参试材料中抗旱性最强的品种。陇春27号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在西北旱地农业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在23个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国外资源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有效利用,以小麦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及光周期位点Ppd-D1标记对23个国家的755份品种检测,同时在河南安阳秋播,观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Vrn-A1、Vrn-B1、Vrn-D1和vrn-A1+vrn-B1+ vrn-D1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3.0%、21.1%、15.6%和64.2%,显性等位变异Vrn-B3在检测材料中缺失。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Vrn-A1、Vrn-B1和Vrn-D1主要分布在中国春麦区和长江中上游冬麦区、意大利、印度、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上述地区的小麦一般为春性类型;春化位点均为隐性等位变异或vrn-A1+vrn-D1+Vrn-B1的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美国中部和南部、德国、法国、挪威、乌克兰、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这些地区的小麦为冬性类型。光周期迟钝型Ppd-D1a的分布频率为55.2%。光周期敏感等位变异Ppd-D1b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即美国各麦区以及德国、挪威、匈牙利、中国东北、加拿大、智利和阿根廷,来自其余麦区的品种均携带光周期迟钝等位变异Ppd-D1a;携带Ppd-D1a的品种在河南安阳大部分能够成熟,而携带Ppd-D1b的品种在河南安阳基本不能成熟。在安阳春化显性等位变异Vrn-A1a未加速小麦抽穗,而携带Vrn-B1和Vrn-D1等位变异的部分春化需求品种能够正常抽穗,主要因安阳生长季节的温度能够满足春化需求。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基本策略,对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情况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7.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8.
试验旨在研究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长特性及全株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黑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小黑麦品种(系)均完成了生育周期,生育期在118~148 d。小黑麦鲜、干草产量分别为20.00~27.55 t/hm2、11.14~16.55 t/hm2。T-138鲜、干草产量最高,T-133蛋白质产量最高。小黑麦的干、鲜草产量与植株分蘖数和枝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株蛋白质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与鲜干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T-133和T-138小黑麦品系综合性状较优,在试验区适应性表现较好,可作为陇中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开发。  相似文献   
5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有效工具。随着高通量低成本SNP标记的开发应用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MAS的应用拓展到了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大大地提高了选择的效率和精准性。因技术和费用的限制,MAS未能广泛应用。为拓展MAS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路径,并发挥其最大潜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MAS在作物育种中的优势及其应用途径;分析了MAS应用受限的原因所在,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对策;预测了MAS的应用前景:因高通量基因分型及基因组测序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未来MAS费用肯定显著降低,选择效率将大幅提升,致使MAS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