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525篇
农学   896篇
基础科学   338篇
  401篇
综合类   2331篇
农作物   265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1213篇
园艺   377篇
植物保护   19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地区毛皮动物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以60只临床患病毛皮动物为试验菌株的分离宿主,采用常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检测其致病性,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K-B法对常用西药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琼脂平板打孔法对中草药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此次分离到的28株大肠杆菌均使小鼠发病死亡;其中,24株大肠杆菌检测到irp2、fyu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85.7%;5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检出Ler、eae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7.9%;耐药基因blaTEM、aadA1、blaCTX-M、blaTEM1、blaSHV-1、strA-strB、blaPSE1和blaOXA1的检出率分别为85.7%,89.3%,75.0%,71.4%,25.0%,24.1%,14.3%,14.3%;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株菌对链霉素、头孢拉定、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同时耐药;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诃子、乌梅、五味子对这28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8~31 mm,MIC和MBC为15.63~500.00 g/L。  相似文献   
992.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性的增加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细菌的耐药性与其自身携带的耐药质粒关系密切。论文从细菌耐药现状,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质粒的关系,耐药质粒的物理、化学、中草药消除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消除方法消除耐药质粒,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县狐和貉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情况,以昌黎县分离的15株狐和貉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法对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strA-strB、aadA1,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1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菌株对土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拉定、新霉素、青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为100%;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大观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93.33%、53.33%、33.33%、73.33%、86.66%、86.66%、86.66%、66.67%和66.67%。9种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strA-strB、aadA1、sul1、sul2、sul3的检出率分别为0、46.67%、26.67%、13.33%、40%、100%、53.33%、46.67%和53.33%,其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B的检出率最高,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adA1的检出率最高,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相差不大。说明15株狐和貉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广,耐药性高,耐药基因流行普遍。  相似文献   
994.
饲养密度是肉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家禽养殖业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饲养密度往往较高。而饲养密度过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社会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生产者对饲养密度要进行综合的权衡。本文综述了饲养密度对肉鸡的生产性能、肉品质等的影响,以期对肉鸡生产进行更加科学地指导。  相似文献   
995.
柒铁平 《广西畜牧兽医》2019,35(1):30-31,44
2017年,由农业部启动的全国区域化动物疫病净化项目“贵港地区猪主要疫病净化示范区”建设拉开帷幕,为了有效推进规模猪场的净化工作,我们组织对辖区重点种猪场进行了摸底查评,共查评了21个猪场(其中15个种猪场,6个商品猪场)。在查评过程中,发现猪场的净化工作与相关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和“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是区域化动物疫病净化的基本单元,“两场”的建设是推动疫病净化区域化管理的基础,查找差距,及时改进,对疫病净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试验旨在克隆天柱番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基因,并分析其在天柱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以天柱番鸭产蛋期组织混合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天柱番鸭NPY基因的完整CDS区进行克隆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分析其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同时进行NPY蛋白理化特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糖基化与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预测,并对NPY基因在天柱番鸭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天柱番鸭NPY基因CDS区全长294 bp,编码97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NPY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绿头鸭亲缘关系最近;NPY蛋白为酸性不稳定蛋白,存在1个信号肽(第1-28位氨基酸),亚细胞定位为100%位于细胞外;存在1个功能结构域PAH,同时含有2个O-糖基化和丰富的磷酸化位点,空间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PY基因mRNA在天柱番鸭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大脑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在胰腺、腺胃中表达量次之,与其他组织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肌胃中表达量最低。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PY基因在调控家禽能量平衡、生长发育、脂肪沉积、繁殖性能等多种生理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及氟苯尼考的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南方数省部分地区113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并应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述菌株对四环素表现高水平耐药,耐药率为65.49%(74/113);对链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氟苯尼考、卡那霉素与恩诺沙星表现中等水平耐药,耐药率分别是43.36%(49/113)、39.82%(45/113)、27.43%(31/113)、25.66%(29/113)与24.78%(28/113);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与头孢克洛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42%(5/113),2.65%(3/113)与1.77%(2/113);其中52.21%(59/113)菌株能耐受3类及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出率为64.04%(72/113),且所有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均含有floR基因。结论:113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floR耐药基因较为流行。本研究结果为上述地区针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以会东县川中黑山羊(金堂型)与建昌黑山羊的杂交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相关数据,并以建昌黑山羊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建昌黑山羊群体相比,杂交后代母羊的繁殖性能有所提高,产羔率达到160.71%,羔羊成活率达到93.8%;成年公、母羊的体高分别提高了24.34%、11.11%,体长分别提高了18.47%、15.13%,体重分别提高了74.1%和42.64%。表明用川中黑山羊改良建昌黑山羊是适合会东地区的一个肉羊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索中药对水貂源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以水貂源产吲哚金黄杆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药对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敏感性,以水提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及中药联合使用对产吲哚金黄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苏木、诃子、五味子、乌梅、黄连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在25~35 mm之间,MIC和MBC在3. 92~15. 63 mg/m L之间;苏木和诃子组合、苏木和黄连组合、黄连和射干组合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在抑菌方面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则表现为颉颃或者无关作用。说明中药水提物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燕麦饲草品种在宁南山区的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试验以本地燕麦品种(固原大燕麦)为对照(CK),对引进的13个燕麦饲草品种进行农艺性状(株高、成穗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鲜重、根干重、鲜干比)、干草产量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指标表现最优的品种如下:株高为牧王、牧乐思、喜越,成穗率为蒙特和青海444,根鲜重为蒙特,叶面积为贝勒、牧王、牧乐思、喜越,干草产量为海威;根干重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叶绿素含量蒙特显著低于CK(P0.05),其余品种与CK无显著差异(P0.05);鲜干比各品种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经系统聚类划分为三类,综合性状优及稳定较好的一类为牧乐思、甜燕1号、贝勒、牧王、甜燕2号、奥塔、海威、喜越;第二类是综合性状较优及稳定性较好的是丹燕444、青海444、CK;第三类是综合性状最差但具有一定稳定性,即禾王、蒙特、莫妮达。各品种饲草干重与农艺性状呈正相关的依次为根干重、叶绿素、鲜干比、根鲜重、叶面积、06-23株高、06-11株高,呈负相关的依次为成穗率、07-04株高、07-16株高、07-27株高,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农艺性状对干草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