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利用1981-2015年辽宁省4-5月(春播期) 19个农业气象站0~20 cm层土壤相对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长期变化状况、突变和周期性特征及其与气候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5a土壤湿度区域性变化显著,辽西地区土壤湿度减少(干旱化程度加剧),辽东地区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湿度年际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经历了平稳-偏干-偏湿3个时期,不存在明显的突变点,4月和5月分别存在4~7 a和准2 a的周期; 2000年以后土壤湿度稳定性增大,发生土壤异常偏干和偏湿的极端事件显著增多,尤其是在辽西干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4月土壤湿度与前秋降水相关显著,秋季降水冬季封冻在土壤中,次年春季土壤融化返浆,土壤湿度增加,5月土壤湿度与同期降水和气温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均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东北地区15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并与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且其区域性分布较明显,表现为吉林大部在水稻孕穗期、辽宁局部在抽穗期低温冷害呈增加趋势;近50a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1-2010年冷害发生站次明显增多;障碍型低温冷害对发育期气温变化较敏感,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温度每升高1℃,整个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减少35个;对冷害和发育期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育期气温升高导致低温冷害减少是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从气象服务需求出发,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辽西、辽东地区4、5月土壤相对湿度预测模型,通过降尺度分析,定量化预测辽宁省18个站点4月、5月土壤相对湿度。以2014年为例,通过模型应用与预测结果验证发现,4月预测模型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为18%,5月预测模型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为13%,总体预测结论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过去称为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病。 一、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的严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只是鼻孔流出稀薄清液,并无其他症状。一般为鼻、窦腔发炎,先流清液,以后转为浓厚粘液。眼睑与面部水肿并有眼结膜炎,使眼球陷入肿胀的眼眶  相似文献   
15.
东北夏季低温冷害影响因子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东北夏季低温为主题,回顾了以往对于东北夏季低温冷害影响因子的研究。将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归类,着重强调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新影响因子的同时,也对将来关于东北夏季低温问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对东北夏季低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分析辽宁省冬季低温年的演变特征,系统研究辽宁省冬季低温年的主要影响因子,以便为实际气候预测业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辽宁省53个测站1961-2013年月平均的气温资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冬季低温年的发生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1961-1986年为第1个阶段,辽宁省冬季低温年连续多次发生;1987-1998年为第2个阶段,无辽宁省冬季低温年出现;1999年以来为第3个阶段,辽宁省冬季低温年和高温年交替发生。1961年以来,辽宁省共出现22个冬季低温年,低温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2~3年或以上发生的特点。因子分析表明:北极涛动(AO)、经向型大气环流、东亚冬季风、拉尼娜事件是辽宁省冬季低温年的主要影响因子,拉尼娜事件和AO负位相是辽宁省冬季低温年的主导因素,而东亚冬季风偏强是造成辽宁省冬季低温年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选择适宜的播期是玉米能否高产的关键,而适宜的播种条件是确定播种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2013年辽宁省秋冬季气象条件、2014年春季气象条件、适宜播种期和最迟播种期的预测方法,确定了2014年辽宁省玉米适宜播种期和最迟播种期,为适播期的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与共性方法,为大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