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1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  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3年田间定位试验 (2015—2017) 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 (CK),等氮磷钾投入量下的单施化肥 (CF) 和一半化肥氮配施一半的牛粪 (+CM)、猪粪 (+PM)、鸡粪 (+ChM)、绿肥 (+GM) 与秸秆 (+SR)。在2017年晚稻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筛选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用雷达图分析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制约因素,采用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IFI) 评价不同有机肥料的培肥效果。  【结果】  1) 团聚体结构、pH、有机质3个指标属于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以有效锌、有效磷以及酸性磷酸酶的变异系数较大,对施肥处理的响应比较灵敏;2) 由隶属度值制成的雷达图显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CEC)、速效钾与全磷含量是制约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最主要的3个因子;3) 运用全量数据集与最小数据集计算的肥力指数IFI均表明,相对于不施肥CK,6个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指数IFI,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IFI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PM与+ChM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在全量数据集下,+SR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而在最小数据集下,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 全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MDS均与双季稻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基于全量数据集和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IFITDS、IFIMDS) 均可客观表征土壤肥力质量。依据该指标,化肥配施猪粪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其次是配施鸡粪或秸秆,最低是配施牛粪或紫云英绿肥。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方法]对晚稻品种欣荣优2660和五优308设置4种不同抛栽密度,研究抛栽密度对其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抛栽密度34.5万蔸/hm2处理与抛栽密度21.0万蔸/hm2处理相比,欣荣优2660增产5.89%,五优308增产2.3%;有效穗数随抛栽密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较高抛栽密度有利于孕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剑叶SPAD值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增强了光合能力,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结论]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为34.5万蔸/hm~2。  相似文献   
24.
通过在高、中、低产田的施肥试验,探讨了水稻品种天丰优101的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天丰优101对氮反应最敏感,对磷反应较敏感;天丰优101籽粒的含氮和含磷量均高于茎秆的,而茎秆的含钾、含锌量则均高于籽粒的;在养分供应平衡条件下籽粒与茎秆各养分含量均较高;天丰优101对N、P2O5、K2O吸收量的比例,低产田为1.00∶0.36∶1.63,中产田为1.00∶0.42∶1.81,高产田为1.00∶0.44∶1.81;在该品种中,氮的运转率为61.5%,磷的运转率为62.0%,钾的运转率为15.6%,锌的运转率为36.6%。  相似文献   
25.
早稻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比较了早稻不同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产量构成、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旱育秧的总体效果好于塑盘育秧 ,塑盘育秧又好于水育秧。旱育秧比水育秧增产 1 7.7%~ 2 0 .6 % ,比塑盘育秧增产 5.4%~ 7.9%。在旱育秧 4种不同方法中 ,以简化旱床育秧的效果最好 ,其次是种子包衣旱育 ,再次是育秧肥旱育 ,以壮秧剂旱育的效果最差。不同育秧方法对稻米的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6.
江西省肥料施用状况与肥效演变规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论述了1949~2000年江西省农田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农作物的需肥量、农田养分平衡、中微量元素供需量的变化状况,以及农田肥力与化肥肥效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7.
氯浓度容量对红壤性稻田水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典型红壤性水稻土进行水稻施氯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耐氯能力强,植株含氯量随土壤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施氯600ppm以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无不良影响;浓度增大到1200ppm、2400ppm时会抑制水稻前期对磷的吸收,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分蘖,推迟生育期,并发生氯中毒症状。考虑到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土壤中有氯离子积累,故稻田施氯浓度在300ppm以下为宜。在控制无氯淋失条件下,得出产生轻度毒害和严重毒害的土壤对氯容量临界值,红砂泥田分别为0.0643%、0.121 2%;黄泥田为0.0909%和0.1621%。  相似文献   
28.
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品种在水稻上的增产效应以硫酸钾最好,硫磺次之;在油菜上以石膏最好,硫磺次之。硫素当季利用率早稻为7 5%,晚稻为10.9%,油菜为29 6%。在不施硫条件下,土壤硫素表现亏缺;在施低量硫条件下(每季作物施硫15kg/hm2)基本上可以保持土壤硫素的平衡;在施中、高量硫条件下,土壤硫素均有不同程度盈余。施用硫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连续两年施用硫肥后,可以隔年或隔季不施。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4种不同的猪场污水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方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尽相同;因此建议养猪场应根据养殖规模、周边环境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污水无害化处理方式,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再利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是在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对南丰蜜桔产地的土壤肥力、叶片养分分析及果品分析的基础,找出影响南丰蜜桔品质及产量的养分限制因子,并制定土壤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