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1篇
  17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探究六盘山典型林分林下草本细根生物量分布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为植物-土壤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区域植被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典型林分(Ⅰ.辽东栎;Ⅱ.白桦;Ⅲ.华山松;Ⅳ.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测定林下浅层土(0~50 cm)中草本细根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含量,并分析细根生物量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林分林下草本细根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中,其中以林分Ⅲ林下草本植物细根生物量最多;土壤容重(0~20 cm)为林分Ⅰ最大,林分Ⅲ最低,表明土壤容重越小越利于细根生物量的积累;Pearson相关分析(未控制林分类型)和偏相关分析(控制林分类型)均表明,不同土层细根生物量主要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TP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C∶N、N∶P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六盘山林下草本细根生物量因林分类型而异,但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20 cm),限制林下草本细根生物量积累的因素为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TP含量、土壤C∶N、N∶P。适宜的土壤容重(0.87~1.10)、土壤含水量(14.50%~19.58%)和合适的土壤C∶N(约12∶1)、N∶P(约8∶1)及较低的土壤TP含量有利于林下草本细根生物量的积累,其中林分Ⅲ的林-草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林下草本细根生物量,并且利于改善林下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森林水养循环。  相似文献   
272.
双行自走式大葱收获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大葱收获作业环节用工量大、大葱收获机械尚不成熟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双行自走式大葱收获机,以减少作业环节、提高劳动效率。该机一次收获两行,集挖掘抖土、双行汇集、夹持输送和收集等功能为一体,主要由传动系统、挖掘抖土装置、双行汇集装置、夹持输送装置及二次去土装置和收集装置等组成。挖掘抖土装置分为挖掘和抖土两部分,挖掘部分能够深入大葱根部将大葱提起,抖土部分可以在提起大葱的同时进行抖土;夹持输送装置采用柔性橡胶材料,保证了夹持过程中不对大葱造成损伤。田间试验标明:该机作业顺畅、性能稳定,匹配动力42k W发动机,大葱损伤率小于2.4%,总损失率小于4.2%。  相似文献   
273.
浅谈保育阶段猪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保育阶段是指从断乳至60~75日龄,此阶段的猪各种免疫功能和生理机能不完善,极易受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加之断奶时多种应激因素(如断奶、营养、饲料、环境等)的影响,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加强保育阶段猪的常见疾病防治工作,对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浅谈保育阶段猪的常见疾病防治,供养殖户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74.
优质抗病番茄新品种唐优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优1号番茄是以优良自交系K-8236—16-10为父本、T-0121-05-01为母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属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高圆形、粉红色、果脐小、无绿果肩,平均单果重250g左右,一般产量在10500kg/hm^2以上,高肥地块达150000kg/hm^2以上,高抗灰霉病、枯萎病和花叶病毒病,适于冬季日光温室、早春保护地、越夏及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275.
氮、磷、钾对设施蔬菜产量及养分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肥料浪费,研究氮、磷、钾肥施用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及氮、磷、钾肥在蔬菜、土壤中累积量。进行一个周年轮作设施番茄、菜花、芹菜田间施肥试验。当番茄、菜花、芹菜不施N、P、K肥时,减产6.0%~13.8%,年总收入分别减少39220元/hm2、36902元/hm2、22023元/hm2;氮、磷、钾素是蔬菜产量的限制因子。蔬菜中N吸收量:番茄和菜花>芹菜,P吸收量:菜花>番茄和芹菜,K吸收量:番茄>芹菜>菜花;番茄果实中氮吸收量低于菜花果实氮吸收量,植株氮吸收量也低于菜花植株。而果实中磷、钾的吸收量是高于植株,并且钾吸收量明显高于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顺序为菜花>番茄>芹菜。番茄、菜花和芹菜收获后的土壤氮、磷、钾含量均高于种植前的土壤含量;受底施有机肥的影响,番茄土壤中残留氮含量、芹菜土壤残留磷含量都高于基础土壤含量2倍以上;菜花没施有机肥,土壤残留氮、钾含量低于番茄和芹菜。土壤残留磷含量比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也污染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276.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二级分类模式对垃圾产生特征的影响,以天津市区和西青区水高庄村共310户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托已经建立的生活垃圾二级分类模式,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腐物、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3类,重点调查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强度及分类特征,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特点进行比较,并分析生活垃圾的产生强度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产生强度为423.08g/(d·人),农村生活垃圾平均产生强度为629.89g/(d·人);可堆腐物产生强度城乡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0002),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物的产生强度城乡之间未呈现显著差异,分别为P=0.471和P=0.099。二级分类模式是有效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式,对垃圾减量处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7.
一、生育期间的环境特点及主攻方向 日光温室黄瓜秋冬茬栽培,是北方黄瓜周年供应的重要环节。这茬黄瓜所经历的环境条件与冬春茬黄瓜所经历的环节条件恰相反,幼苗时期是高温季节,生长中后期转入低温期,光照也逐渐变弱。所以培育壮苗,生育中后期增温增光是生产上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78.
以年内在同一地块对番茄、菜瓜、芹菜三种不同蔬菜,进行了施用葛林美有机无机液体肥料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葛林美有机无机液体肥料对提高蔬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明显效果,番茄、芹菜、菜瓜增产6.2%~32.2%;维生素、纤维素含量提高,酸度、硝酸盐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79.
大豆田除草     
李玉华  李楠 《新农业》2009,(7):22-22
大豆田常见杂草有稗草、藜、反枝苋、苣荬菜、绿狗尾草、苍耳、本氏蓼、鸭跖草、问荆、酸模叶蓼、香薷、铁苋菜、野燕麦、养麦蔓、金狗尾草、打碗花、刺藜、绿珠藜、风花菜、龙葵、茼麻等30多种。  相似文献   
280.
近年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示范推广,保山市反季大棚青椒的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保山市农科所以高产、抗病、商品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进行辣椒新品种的选育,育成产量高、中熟、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辣椒新品种岫椒5号。该品种现已成为保山市、德宏州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