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探索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新途径,推广新药剂药械,2009年在林间进行了应用撒布器施放阿维菌素、Bt、森得保粉剂灭虫药包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试验。结果表明:森得保防治效果89.32%以上,阿维菌素防治效果82.26%以上,Bt防治效果86.25%以上;非靶性昆虫施药前后数量波动幅度小,对天敌杀伤力小;其防治成本是人工防治的2倍,但效率是人工防治的3倍,效益是人工防治的1.5倍。证明该产品对害虫具有较高杀伤力,对非靶性生物影响小;使用机动灵活,适合于山区地形复杂、人员不易到达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降低防治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2.
郑椒11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大果型黄皮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优质、丰产稳产、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春秋保护地及春露地早熟栽培。2008年12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品种鉴定,现已在河南、山东、广西、安徽等地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3.
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近年江西审定的优良早稻品种和指导江西早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130个早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选育单位,产量、米质及抗性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系杂交早稻品种81个,占62.3%;两系杂交早稻品种30个,占23.1%;常规稻品种19个,占14.6%;杂交早稻是江西早稻选育的主要方向,三系法仍然是当前江西省早稻育种的主要方法,两系法呈现良好前景。111个杂交早稻品种利用了34个不育系,其中,三系不育系23个,两系不育系11个,‘金23A’、‘株1S’、‘优IA’、‘中9A’、‘荣丰A’和‘五丰A’等6个不育系是目前江西杂交早稻选育中应用的主要不育系,利用了87个恢复系,恢复系应用面广、数量多,突出的少,遗传多样性较低。第一选育单位有52家,分为种业(种子)公司、研究所(院)和学院(大学)等5类,其中,种业(种子)公司和研究所(院)审定了115个品种,两者占88.46%,是江西早稻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和北京等8省市,其中,江西省单位最多,有37家,审定品种94个,育种总体实力强。筛选到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等主要性状的优良品种90个次,其中,高产品种24个,抗性品种42个,优质品种12个,具有综合2个性状的优良品种12个。  相似文献   
24.
栽培稻抗旱性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栽培稻抗旱性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分子育种研究进展,针对当前水稻抗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今后进一步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节水抗旱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论战后日本农户的兼业现象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兼业现象在日本的长期存在,与日本对农业的过度保护政策紧密相关。为了解决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日本政府的基本思路是在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大背景下鼓励支持专业农户的发展,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日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言,对农业的保护要适度,农业的基本出路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规模化经营;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6.
杂交晚籼新组合"荣优225"的选育及高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优22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江西省区试中2年平均单产7 016.2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56%;2009年在南方稻区区试中平均单产7 602.75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46%.米质达国优2级,且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均优于对照,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的原因:一是在生育期适当延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日产量;二是单位面积穗数和单穗重的协同增加,其中以单穗重的贡献率更大,单穗重的提高主要是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所致.最后还对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7.
在介绍阔叶荚蒾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种子采集、处理、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阔叶荚蒾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8.
郑茄2号为中早熟一代杂交紫圆茄新品种,具有抗病、高产、质优等特点,适合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为提高该品种制种产量及质量,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对其杂交制种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9.
江恢151是用大粒强恢复系圭630和抗稻瘟病恢复系IR9761-4-3-2杂交选育而成,该恢复系穗大粒重,恢复力强,配合力高,以其为父本配制的冈优151等4个组合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辐优151等7个组合正参加省区试,江恢151所配组合已累计推广113.3万hm3,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对经过卫星搭载的培矮64S种子及后代进行了有关性状研究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培矮64S空间诱变后代SP1代发芽率、存苗率、株高、抽穗期、株叶型的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SP2代在株高、粒型和育性等性状上发生了变异;从SP3代中获得柱头比培矮64S明显增大的变异株系,这对于改良培矮64S的异交结实率和提高制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10个SP3变异株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数目变化约占55.21%,扩增片段分子量变化约占44.79%,空间诱变引起的变异可能是以DNA缺失-重复为主。SSR座位的变异频率平均为23.33%,变异座位在水稻基因组中是随机分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