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7篇
  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李果  杨知建  王华 《作物研究》2014,(2):154-158
为了解冬闲田播种的不同种类牧草田的杂草群落发生动态,调查了30%黑麦草+70%白三叶,30%黑麦草+70%紫云英,30%黑麦草+70%紫花苜蓿,3种不同牧草混播处理下冬闲田杂草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牧草混播种类的变化使冬闲田杂草的发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杂草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其中以30%黑麦草+70%紫云英处理下的冬闲田杂草危害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92.
早期土壤—开沟部件接触的研究主要采用试验研究及传统的分析方法。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仿真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为此,主要分析了FEM、DEM、无网格法、CFD、ANN等5种数值模拟方法及其中两种方法的耦合在土壤—开沟部件接触的动态仿真中的应用以及各种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差异,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正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区,气候环境适宜茶叶生长。目前重庆有35个产茶区县,茶类产品以绿茶为主,红茶、乌龙茶、黑茶为辅,2019年茶叶种植面积89.7万亩,产茶4.1万吨,产值达35亿元,与"十三五"初期的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31.4%、32.3%。虽然重庆茶园种植面积稳步提升,但茶叶生产仍处于传统作业状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茶叶生产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和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的难题。因此,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提高茶园生产管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利用长期历史资料,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探讨1960s以来青海三江源区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地退化主要原因,结果显示:研究区是全球变暖的敏感地区,1961-2010年研究区气温升高、年降水略有下降、湿润程度下降,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和综合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综合模型)模拟的该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均具有上升趋势,近50年来研究区气候变化总体上有利于该区草地生产力改善;研究区家畜年末存栏数60年代剧烈上升,至70年代达到顶峰,家畜年末存栏数与植被NDV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草地实际载畜量过大造成牲畜对草地过度啃食,导致草地退化。研究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的重点应放在减轻载畜压力、控制草地现实载畜量方面。  相似文献   
95.
近日,北京大学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组成的生物多样性考察队在对大老岭进行珍稀植物调查时,发现了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 Oliv的大面积原生性群落。这是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96.
区域生态修复的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果  王百田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290-294,297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生态修复方法缺失,不能有效解决大规模生态系统退化、生态过程被中断等自然生态问题这一状况,提出利用空间规划的方法进行区域生态修复,探讨了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的原则、内容、及流程,认为自然生态空间结构设计是该方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97.
赵德祥  田艳  李果 《现代园艺》2013,(20):84-85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桉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本文对比较常发生、危害较严重的桉树青枯病、桉树紫斑病、桉树焦枯病的发生和防治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对防治桉树病害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
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是由许多构景因子叠加并相互作用的共同表征,所以探寻整体景观质量与基础构景因子之间的内在关联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湘潭市公园绿地的39个复层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判法对其视觉景观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同时提取并量化群落中的基础构景因子,利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将二者用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方式关联起来,分析了基础构景因子对视觉景观质量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式。结果表明,整形乔灌木修剪质量、枝叶茂密程度、色叶植物比例、植物物种数、乔灌盖度比这5个构景因子对复层植物群落的视觉景观质量有显著影响,为人工复层植物群落的构建与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也为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邱苗  李果  王向阳  黄建颖 《核农学报》2019,33(5):954-961
为探究蛋白质与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物的研究乳化性质,本试验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性壳聚糖(WCS)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电位粒径分析、乳液储藏稳定性观察等方法研究在微观环境下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探究两者对水包油型乳液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随着pH值和BSA/WCS复合比的变化而不同,混合溶液的紫外吸收峰和荧光发射峰发生偏移,且当复合比小于1∶2时发生荧光淬灭。混合溶液的Zeta电位和平均粒径测定结果表明,BSA与WCS之间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且该复合物的电荷性质、尺寸大小具有pH值和复合比依赖性。研究混合溶液乳化性发现,当pH值为3.0、4.0、复合比为4∶1~1∶1时,形成的乳液液滴粒径较小,性质稳定;当pH 值大于5.0时,乳液液滴粒径大,出现相分离、乳液高度不稳定现象。本研究为设计具有可预测稳定性或刺激响应性的乳液配方及新型功能特性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互联网早已成为中国游客出行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各渠道做好景区宣传,自然成为各景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分析了常德市旅游信息网络传播的现状,并就主流旅行网站合作、建设景区信息平台、社交网络旅游推广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