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食用玫瑰在北京市延庆区已引进并栽培了10年,已成为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花卉产业之一。本文概述了北京市延庆区食用玫瑰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扦插育苗、定植、水肥管理、整枝、采收、干花蕾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山区食用玫瑰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德国草坪草主要病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概述了德国常见的草坪草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以便在引进德国草坪草品种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生活习性适宜的优质草种,并对品种的抗病性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检测.  相似文献   
133.
根际过程和高底物浓度促进黑土有机磷矿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有机磷是植物吸收磷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根际过程能够促进土壤有机磷矿化,提高土壤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以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根垫培养和大田原位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揭示玉米和蚕豆根际过程和土壤有机磷浓度对有机磷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不施肥(CK)处理的蚕豆根际pH未变化,玉米根际pH上升了0.09个单位;施氮磷钾肥和有机肥(NPKM)处理的蚕豆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较玉米高93.4%;CK处理的玉米、蚕豆根际土与空白土(相同装置下不种作物的土壤)有机磷含量无差异,NPKM处理有机磷在玉米和蚕豆根际分别耗竭了138和86 mg·kg~(-1)。根际有机磷浓度是驱动有机磷矿化的主要因素。田间玉米的根际pH与非根际相比下降了0.3~0.51个单位,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10倍以上,施肥处理的根际苹果酸分泌量较不施肥处理高357%;根际过程与有机磷浓度可能共同调控了根际有机磷的矿化过程。因此,构建土壤高有机磷库,选择高效利用有机磷的作物品种,是维持黑土供磷能力、实现减磷增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4.
 取北方5种作物轮作茬口和休闲土壤种植火豆、玉米、小麦、亚麻和甜菜,出苗后22 d制备作物的根渗出物,观察其对大豆胞囊线虫卯孵化的影响。试验表明,麦豆麦迎茬的甜菜根渗出物在后期大豆胞囊线虫(SCN)的卵孵化率最高,豆麦米轮作茬的大豆根渗出物9 d后SCN的卵孵化率明显高于其它作物,米豆米茬口的玉米根渗出物SCN的卵孵化率较高,豆麦豆迎茬甜菜根渗出物SCN的卵孵化率明显高于所有供试作物,12年大豆连作茬甜菜从一开始卵孵化率就高于对照和其它4种作物,休闲区的5种作物根渗出物也有对SCN卵孵化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研究了玫瑰发酵酸豆乳的加工工艺条件和技术要点.通过豆类发酵菌的代谢作用,使大豆中的豆腥味等不良味道转变为各种香味成分,同时将大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转化为多肽、氨基酸等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使产品的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牛奶经发酵后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有调节人体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平衡的作用;另外,该产品中添加了玫瑰花粉,有保健和养颜美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6.
禾草内生真菌是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态作用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禾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主要有种的多样性、宿主多样性、生境多样性、形态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感染冷季型禾草的香烛菌属(Epichloё)及其无性态Neotyphodium属。全球生态环境复杂、宿主植物多样性丰富,导致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更加丰富,从而会发现更多新的真菌分类单元,这在菌种收集和保藏方面独具优势。内生真菌可使禾草提高抗逆性并适应逆境甚至极端环境条件,这对于深入探讨内生真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目的性和科学性地构建新的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7.
禾草与内生真菌共生不仅会增强禾草的抗逆性,提升宿主农艺性状,还会对食草动物的取食产生影响。内生真菌可以对植物地上性状及地下环境和地下生物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内生真菌可以通过改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根系化学物质的释放、根际沉积物的数量和种类来影响地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内生真菌与禾草共生对于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学多样性都会产生影响,并且因禾草的种类、内生真菌菌株和土壤类型等的不同而异。对物理特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上,而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碳氮量的改变,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动物。本文回顾了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功能的响应,目的是阐明宿主土壤生境中共生体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功能,为发掘、开发新的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以及使用新型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来改变土壤微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内生真菌发酵液浸种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离体Epichlo?内生真菌对萌发期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抗旱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内生真菌(Epichlo3gansuens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雀麦内生真菌(E.bromicola)和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内生真菌(Epichlo?sp.)3种禾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进行浸种,采用纸上发芽法(TP)测定不同浓度PEG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标。结果表明:随PEG浓度的增大,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幼苗苗长和幼苗含水量逐渐减小,种子霉变率先增大后减小,根系长度均在-0.6 MPa时达到最大值。PEG浓度在~(-1).2 MPa时,种子萌发活力丧失。相与无浸种对照相比,内生真菌发酵液浸种可显著(P0.05)促进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幼苗和根的生长,有效降低种子的霉变率。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浸种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含水量、幼苗苗长和根系长度大于披碱草和中华羊茅浸种。综上所述,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3种发酵液中,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抗旱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9.
陈泰祥  李春杰  李秀璋 《草业科学》2016,33(9):1658-1664
本研究对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内生真菌(Epichlobromicola)菌株WBE1的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WBE1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4℃和35℃停止生长,最适生长pH为5.09~6.10的中性偏酸环境,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麦芽糖D-山梨糖甘露醇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D-果糖,D-木糖抑制其生长;对可利用氮源的利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胰蛋白胨牛肉膏蛋白胨酵母浸粉L-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亮氨酸,不能利用硝酸钾、脯氨酸、草酸铵,钼酸铵抑制其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CMA、OMA、PSA和PDA是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在WBA培养基上40d左右开始生长。菌株在PDA的前6周的生长速率呈增长趋势,第6周达最大值,第7周开始生长速率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4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灌水对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水使高油大豆的产量略有提高,较对照增产1.9%,对高蛋白大豆产量未表现出增产效果.灌水对不同品质的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不同,灌水可提高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相反,灌水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