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白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菜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主要由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a?)引起,最早于1836年在甘蓝上发现。1934年开始有为害大白菜的记载。我国最早在1919年于广东省的甘蓝上发现。1937年江苏报道为害大白菜。至40年代,白菜黑斑病在  相似文献   
23.
李明远  柯常取 《蔬菜》1991,(1):31-32
1990年是番茄溃疡病在北京发生较重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5月中旬以来该病发生的面积在500亩左右,轻则造成部分叶片枯死,果实变小,成熟延迟,产量下降。严重的植株枯死,造成提前罢园,损失极为严重。番茄溃疡病已成为影响番茄  相似文献   
24.
李明远 《蔬菜》1992,(1):4-6
蔬菜苗期病害发生的原因(即所谓“病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适的环境引起。包括:幼苗生长的环境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土壤中施了未经沤制的肥料,以及化学物质的伤害等等都可以引起苗期病害,这类病害通称为“生理病害”。这类病害病原的确认一般可以从管理的失误中找到答案。如果仍不能确定,则要靠分析出的各种原因,用诱发蔬菜发病来验证。如番茄幼苗部份真叶自边缘呈黄白色。初步分析认为是由冻害引起。为了证实确由冻害引致,或用少量健苗,冻后看它是否产生同样的症状;或不再使其遭受寒害时看症状能否缓解。  相似文献   
25.
李明远 《蔬菜》2003,(10):20-20
在夏季高温季节果菜类蔬菜容易发生脐腐病,其中以番茄及辣椒最甚。这种病害传染性不强,但是发生多的时候,会给产量及品质带来极大的影响。一、症状1.番茄: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最初表现为脐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致使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斑通常直径1~2 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表面生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图1)。2.甜(辣)椒: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足…  相似文献   
26.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华北分会是按自然地理区域特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等省(市、自治区)组成的学术组织。将有利于植物病理学科和植病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为四化建设服务。成立大会于1985年3月19-23日在北京市郊怀柔  相似文献   
27.
李明远 《蔬菜》2004,(2):43-44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人们往往十分注意农药的毒力(即:农药有效成分的防治效果),而实际上一种农药的防治效果还受使用器械及水质等其他用药条件的影响。一个好的农用净水剂可以改善配置药的水质,增加农药的粘着性和覆盖面,不仅可以明显地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的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对食品及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8.
万寿菊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寿菊起源于南美,是提取叶黄素的主要原料。叶黄素具有治疗人视网膜黄斑、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黑斑病是危害万寿菊生产的主要病害。现从万寿菊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种类与病症、病原菌的发病因素、抗病品种的选育及黑斑病高效防治等方面综述了万寿菊黑斑病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旨在为提高万寿菊抗病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温度对白菜黑腐病侵染与发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菜接种墨腐病后,置15、20、25、30℃的光照培养箱中保温48h。11天后移在室温下,病均可以完成侵染。病害的进程随着环境环境的提高面表现出正相关。在上述温度梯度下,大白菜黑腐病病情指数达到50的天数,分别为35、32、27、8天。使其致死的时间分别为41、35、32、32天。因此,鉴定时提高环境的温度,有利缩短一病的时间,若接种的温度控制在25℃或30℃,则接种后的第11或第8天即可进行病情  相似文献   
30.
李明远 《今日农村》2004,(12):38-39
近些年来,每到冬季我国保护地番茄常发生一种细菌性病害,对番茄生产有较大的影响,经初步鉴定认为该病是由番茄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 & Wilkie]引起。该病又称斑疹病(bacterial speck),主要为害番茄,此外还为害辣椒,人工接种可为害茄子、龙葵、毛曼佗罗和白花曼佗罗。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