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2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6篇 | |
综合类 | 46篇 |
农作物 | 5篇 |
水产渔业 | 14篇 |
畜牧兽医 | 33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进一步明确流域河岸带景观尺度范围差异性及对河流磷(P)输出的影响,量化解析河岸带尺度下景观与河流P之间的关系。以亚热带典型农林混合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利用冗余分析明确不同河岸带尺度景观格局特征与不同水文季节河流P浓度的关系,并采用变点分析量化导致丰水期、平枯水期河流P浓度突变的核心景观指数的阈值范围。结果表明:(1)河岸带景观格局对河流P浓度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性特征,300,400 m分别是影响丰水期和平枯水期河流磷浓度变化的关键临界尺度。(2)河岸带居民地斑块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居)和农田斑块分散指数(SPLIT农)分别是影响平枯水期和丰水期河流磷浓度的核心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当SPLIT农>15.76~23.83,LPI居<28.8%~36.5%时,能够降低河流P浓度的突变概率。研究结果可为以缓解P面源污染为目标的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对渔业安全生产而言,海洋灾害主要是大风、巨浪和风暴潮。深入研究山东海洋灾害对渔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对发展全省渔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海洋灾害对山东渔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山东省地处北纬35°~38°,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长3100多公里。可用于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1980万亩,近海渔场22万km~2,渔业港口109处。从事捕捞、养殖渔船5万余艘,渔工、渔民80万人。1997年全省海洋渔业水产品总产量542万t。根据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损事故综合统计,近几年全省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监测分析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及敏感性水平。【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海南省8个火龙果种植市(县)采集到的59株火龙果溃疡病菌的EC50值,采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范围为0.2540~2.2233μg·mL-1,EC50均值为0.9841μg·mL-1;以58株菌株EC50连续性正态分布时的均值0.9627μg·mL-1作为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均对吡唑醚菌酯表现为敏感;除乐东和白沙地区间敏感性差异显著外,其他地区间敏感性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小,对吡唑醚菌酯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亚热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流域源头防控机理与技术示范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日益剧增的农业面源污染使得亚热带流域环境可持续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丰富降水、复杂多样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氮磷投入,导致了该地区水文过程、氮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氮磷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复杂性。从"十一五"至今,我们以亚热带丘陵区典型金井小流域为对象,研究建立流域多尺度环境监测系统,准确定量流域氮磷平衡特征,精确解析流域氮磷迁移规律与输出通量;构建以水文和氮磷过程为主要对象的分布式栅格流域生源要素管理模型(CNMM),制定流域氮磷环境安全控制标准,开发流域环境安全评价和污染源头防控决策支持系统;研发针对农田养分流失、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业废水的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消纳技术,探索农业氮磷减控关键途径,构建流域面源污染源头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与示范。这些结果将巩固和加强亚热带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流域源头防控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实现流域环境的生态管理、质量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银杏内生真菌菌株R2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种微生物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分离自药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36株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强抑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菌株L1、L4、L5、L7、T2、T3、R1和R2等8株内生真菌的发酵粗提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以内生真菌R2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 mm、20 mm和21 mm。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R2为尖孢枝孢菌(Cladospo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