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正插花已经发展成广受欢迎的生活艺术。东方式传统插花主要运用剑山,以及做"撒"的固定方法,西方式礼仪插花由于用的花材量比较大,大多都要用化学材料制作的花泥和水晶泥作为花材的支撑工具,大量化学合成物的使用,在空气中难以降解,对环境方面有很大的污染。当今社会,环保话题已经逐步上升为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需要考虑的前提。于是,我们需要探索更多插花的环保固定方法,让更多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植物自身的线性或片状特征做相互叠加、交叉固定等,或者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可重复利用材料作为介质来固定花材,设计一些环保固定法插花案列,以达到和传统插花设计一样的固定效果,为插花艺术提供一些新思路,创新更多环保插花新理念。  相似文献   
62.
中国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选取中国干旱区77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的均一化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分析表明:①我国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响应显著且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1961-2007年,我国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约上升了1.8℃,平均气温升温速率为0.39℃/10a,增暖幅度与波动幅度高于同期全球以及中国区域平均。②我国干旱区气温变化季节与区域差异显著。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秋、冬两季增温明显,冬季气温线性变化率最大,为夏季增温的两倍有余。年均温与各季升温幅度区域差异较大,其中北疆、阿拉善高原升温幅度最大,南疆与河西走廊升温相对较慢。③年均温与各季气温的年距平序列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区各站点普遍存在着16~17年的年代际变化和6~7年的年际变化。综合我国干旱区年均温距平序列及其突变时间和振荡周期,可推断出干旱区气温将会持续以较高的变暖速率上升,至少最近10年这种趋势不会改变。④我国干旱区水热相互反馈作用错综复杂,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干旱区水热相互反馈作用机制,这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3.
利用新疆棉区22个站1961-2009年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棉区≥10℃终日和初霜期的变化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终日和初霜期均以吐鲁番棉区最晚,南疆棉区次之,并由盆地东部向西部推迟,北疆棉区和哈密棉区最早。49年来,≥10℃终日在伊犁河谷和石河子地区变化趋势明显,呈显著性向后推迟,北疆其余棉区、东疆棉区、南疆棉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初霜期北疆棉区大部变化趋势明显,呈显著性的推迟趋势,东疆棉区、南疆棉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10℃终日变化吐鲁番棉区最为稳定,南疆棉区次之,北疆棉区波动幅度最大。初霜期变化东疆棉区幅度小于北疆棉区和南疆棉区。北疆棉区、东疆棉区、南疆棉区初霜变幅均大于≥10℃终日,尤以塔里木盆地东部棉区最为明显。全疆大部棉区90年代及2001-2009年≥10℃终日除少部分站点早于常年外,全疆大部棉区均晚于常年,尤其是北疆棉区、吐鲁番棉区、塔里木盆地西部棉区偏晚较多。初霜期全疆大部分棉区延迟趋势明显,且大部棉区2001-2009年平均初霜在各年代中是最晚的。这些对于棉花后期生长都是有利的,主要有利条件为热量多,棉花后期生长遭遇霜冻的风险减小,霜前花产量高,品质好。而且≥10℃终日和初霜日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棉花的种植界限,近年来新疆棉区向北向西扩展。因此生产上,各棉区可以根据该地的≥10℃积温和初霜变化状况选择合适的棉花品种,便于做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4.
根据动物生活习性和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选择,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本文以天津动物园为例,对植物配置的原则、园区内各类植物材料的配置、动物展区的植物配置等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以为其它同类动物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5.
环流特征量指数在新疆汛期降水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下发的74类环流特征量值,通过相关分析,建立了新疆10个区域的汛期降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新疆汛期降水趋势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尤其是在新疆洪涝灾害多发的伊犁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北疆沿天山一带、天山山区,建立的3个区域预测模型可以作为汛期降水预测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66.
增暖趋势对新疆冬季气温预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新疆33站1961-2011年冬季气温和前期108项月环流特征量指数,用滑动相关-逐步回归-集合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在建立模型时考虑各站冬季气温及前期月环流特征量的线性变化趋势影响,设计了原始序列和去线性趋势两种建模方案,对比两种方案下新疆冬季气温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建模方案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相比之下,去线性趋势方案的预测效果好于原始序列方案;用独立试报相关系数为指标,得到集合方案预测结果,集合方案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原始序列方案,与去线性趋势方案相比略有改进。对比10月、11月起报的集合方案预测结果,得到的滚动综合结果能进一步改进新疆冬季气温预测的大部分指标。分离预测量和前期环流特征量因子线性趋势和集合分析等方法,都能有效地改进新疆冬季气温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揭示树轮宽度对气候水文的响应特征,重建1639—2015年天山南坡清水河径流量变化历史,分析其长期变化特征,并给出水文特征值,为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树轮宽度与气候水文要素的关系,基于树轮宽度与径流量之间的指数转换方程重建清水河径流量长期变化。[结果]建立了清水河流域山区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1436—2005年),树轮宽度与巴仑台气象站上年7月到当年5月的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579,与克尔古提水文站上年8月至当年7月径流量相关系数为0.641。基于树轮宽度标准年表与径流量之间的指数转换方程,重建了清水河1639—2015年径流量序列。[结论]树轮宽度对极端丰水年的捕捉能力有限。重建径流量序列的低频变化记录了4个持续枯水期和4个丰水期。从近400 a的径流量记录来看,近百年来(特别是1950年代以来)极端干旱出现的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68.
对中南及华东地区二头乌猪及小耳猪(金华猪Ⅱ系除外)的10个品种(系)群体近4万个数量性状数据进行多元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耳猪系统内的两个猪种不仅具有紧密的遗传关系,而且有着相似的体型和生产性能。在二头乌猪系统中,华中两头乌猪各群体也有着相似的体型和生产性能,但金华猪却在繁殖性能和胴体品质上表现特殊,独聚一类。 与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结果结合,作者认为可将我国中南及华东地区的二头乌猪及小耳猪系统11个品种(系)归并为3个同种异名地方猪种,建议将华中两头乌猪统一划分为“江西系”、“湖广系”及“湖北系”3个选种目标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的品系,在中南地区的适当省份建立“二头乌猪种猪中心”。  相似文献   
69.
7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要素中的反映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塔里木河流域较明显的增湿出现在近20 a,流域平原地区近10 a略有暖干化的迹象;20世纪90年代是流域山区近40 a来最暖湿的阶段,在天山南麓中西部山区和帕米尔高原一带90年代增湿幅度大,西昆仑山北坡一带近20 a降水变化很小.塔里木河流域4条源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7.0×108 m3,从年代际尺度看,50-80年代基本接近多年平均值,而90年代受山区增暖变湿影响,4条源流径流量达241.9×108 m3,增幅6.6%.由于源流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粗放型农业,近50 a来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源流条数和水量不断减少,加之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区间耗水量大,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生态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