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Oxygraphy液相氧电极研究了植物源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全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显示,邻烯丙基苯酚处理浓度为5、10 mg/L,菌丝细胞的呼吸速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9.58%和24.56%;处理浓度为150 mg/L,可显著抑制菌丝细胞的呼吸,抑制率达到77.49%,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具有低浓度刺激而高浓度抑制灰霉病菌细胞呼吸的双重影响。用药剂处理萌芽期、非萌芽期的分生孢子,测定呼吸的结果表明,药剂对孢子的呼吸作用效果与对菌丝的相似,但以萌芽期分生孢子最为敏感。以0.01 mol/L琥珀酸钠作为病菌细胞呼吸底物时,10 mg/L邻烯丙基苯酚对病菌细胞的呼吸速率具有抑制作用,而添加0.1 mol/L葡萄糖和0.01 mol/L丙酮酸钠两种底物时却表现出刺激病菌细胞呼吸的作用,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和氧化底物密切相关。反应液中单独添加呼吸电子传递链特异性位点抑制剂鱼藤酮20μmol/L、嘧菌酯10 mg/L和叠氮化钠0.01 mol/L后,病菌菌丝细胞呼吸均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8.94%、33.08%和39.18%。随后再添加10 mg/L邻烯丙基苯酚,不改变这种抑制效果。单独添加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2 mM不影响病菌菌丝的呼吸,随后再添加10 mg/L邻烯丙基苯酚后,两者协同作用则可显著抑制菌丝的呼吸。  相似文献   
152.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包被率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了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包被率检测系统(SCRMS)。该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直接输出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包被率的检测结果。SCRMS 为包衣种子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亦为种衣剂剂型研究、包衣机质量监控及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项目中良种包衣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配套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3.
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表明,用0.5和0.8mL/只剂量分别肌肉接种。10 ̄14日龄首免,8d后可检出病毒特异性抗体,14d抗体P/N值为3.8 ̄5.6。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为1:32 ̄1.64;21dP/N值为6.3 ̄6.8,中和抗体滴度平均为1:1204 ̄1:2048,此时血清抗体对鸡的保护率为85.7%。30 ̄35日龄二免,14d后P/N值5.0 ̄5.2,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  相似文献   
154.
降雨量和环境水分影响贡柑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2002-2007年降雨量对广东德庆山坡地和水田果园贡柑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年降雨量特别是6-9月果实膨大期的降雨量与当年贡柑果实的单果重呈正相关;(2)在10-12月贡柑转色成熟期降雨量较小的年份,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和含酸量大体上都高于同期雨量较大的年份;(3)水田园的贡柑单果重全部大于山地园,山地园贡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均高于水田园.与广东另一主栽品种沙糖桔相比,贡柑果实品质对10-12月降雨量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5.
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进行了236份样本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整体处于刚起步和较为落后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24.58%和15%。水稻生产对种子标准化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98.73%的受访者认为必须加快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进程。分析认为,云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较为缓慢,水稻产量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种子机械加工设备数量不足,部分专用设备和装备尚属空白,影响了商品种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云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措施和发展对策即建立种子市场监管和推广应用系统、加速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6.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北疆不同生态区甜菜的生长发育特性,筛选优质甜菜品种,通过探究20个甜菜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变化,使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不同甜菜品种的稳定性,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甜菜品种在3个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间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区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参试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但3个生态区之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性状、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存在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昌吉、石河子和伊犁3个生态区分别提取到了4、3和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50%、68.70%和63.65%;主成分综合得分显示,甜菜品种‘BeTa379’‘KWS9968’‘KWS5599’‘KWS6637’在3个生态区的综合排名都处于较高位置,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102 000.45、88 613.85、96 501.90和95 214.90 kg,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19%、15.08%、14...  相似文献   
157.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学特性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 ,Ap)早称为副溶血嗜血杆菌 (H .Parahaemolytious) ,现归属于放线杆菌属中 ,命名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 .pleuvropneumoniae)。放线杆菌属引起动物发病主要种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 .pleuropneumoniae) ,林氏放线杆菌 (A .lignieresii)、猪放线杆菌 (A .suis)、驹放线杆菌 (A .equili)、人放线杆菌 (A .hominis)等几种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包括两个生物型 ,生物Ⅰ型即依赖V因子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辅酶Ⅰ)生长的原胸膜肺炎嗜血杆菌 ;生物Ⅱ型即也能引起猪坏死性胸膜肺炎的低…  相似文献   
158.
稻曲病是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侵染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在全世界不同稻作区均有发生,并在近年呈加重趋势。本研究通过水稻穗期接种后的显微观察及H_2O_2检测,分析了稻曲病菌侵染引起的小穗结构变化及侵染过程中H_2O_2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稻曲病菌侵染会导致水稻花粉粒畸形、雌蕊发育受抑制、小穗无法正常扬花授粉,抑制谷粒的正常形成,造成稻曲球及白色秕粒的产生。受侵染小穗的H_2O_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处于突破颖壳期的受侵染小穗H_2O_2含量是对照的7倍;形成白色秕粒的小穗H_2O_2含量是对照的11倍;二氨基联苯胺染色结果显示,形成稻曲球的小穗中,在受侵染小穗的花药基部、花药顶端、浆片等部位颜色变深,形成H_2O_2富集区;形成白色秕粒的小穗中,H_2O_2富集的特征更为明显,富集区域与病菌在小穗内的侵染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9.
探究稻曲病菌的侵染途径是预防控制稻曲病害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人工接种处理土壤、水稻种子试验,基于稻曲病菌EGFP标记、超微结构观察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和PCR分子检测法,研究水稻种子带菌或带菌土壤是否传播稻曲病。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种子和土壤拌菌接种各处理在水稻不同生长期均未观察到有病菌侵入现象,各处理水稻成熟期穗部均未出现典型稻曲球症状。试验结果暂未能证明种子或土壤带菌可作为稻曲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有待综合考虑引起稻曲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便获得该病菌初侵染来源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0.
 种子出苗率低和传带细菌性果斑病菌是制约三倍体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原因。本试验利用KMnO4、CuSO4和ZnSO4的不同浓度溶液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引发处理, 通过滤纸发芽试验, 观测其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借助平板法测定引发溶液对细菌性果斑病菌FC247的抑制作用, 免疫凝聚试纸条和传统PCR检测引发处理对种子人工接菌FC247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0.1% CuSO4溶液引发处理4 h和0.2% ZnSO4溶液引发处理24 h, 分别比未引发处理的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提高71.1%和73.3%, 并能显著提高发芽整齐度和幼苗素质;同时, 引发溶液对细菌性果斑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并对人工接菌种子表现出-定程度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