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06篇
  88篇
综合类   823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235篇
畜牧兽医   603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8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稀土元素钷(147Pm)在食草动物中的富集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 4 7 Pm ( N O3 )2 溶液 (质量浓度32×10- 3 μg/m L, 放射性比活度为962 k Bq/m L) 喷施牧草, 并用其饲喂食草动物 (豚鼠),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豚鼠对1 47 Pm 的富集性。结果表明, (1) 喷施于牧草的14 7 Pm 被动物摄入后, 大部分通过粪便较快排出, 连续饲喂25 d 后, 其排出率为6105% 和7554% ; 连续饲喂13 d 后以普通饲料继续喂养31 d,1 4 7 Pm 排出率为6892% 和7582% 。(2) 滞留于鼠体的1 4 7 Pm 在脏器组织间呈不均匀分布, 其中, 肌肉内含量较低, 骨髓、骨骼、心脏和脂肪中较高, 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蓄积; 睾丸和肾脏滞留量亦高, 但是终止摄入后排出较快。  相似文献   
932.
旋转式喷头射程的试验研究及计算公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PY2型系列喷头射程试验的基础上用曲线拟合方法,得出了旋转式喷头射程公式。用该公式计算的射程具有较高的精度并可广泛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喷头。依据该公式进行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可节约能源和设备投资,能满足作物对喷灌的技术要求,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3.
反应速度的单位是摩·升-1·时间-1,大多数为mol·l-1·s-1或mol·l-1·min-1。速度常数k的单位取决于反应的级数,例如一级反应,速度常数的单位为s-1,二级反应速度常数的单位是l·mol-1·s-1。对于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度相等,得到K=kf/kr。如果正逆反应的反应级数不同,所得的平衡常数K就有量纲。由热力学数据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是无量纲的。为使热力学平衡K与K=kf/kr所得的K一致,速度常数的单位只能是mol·l-1·s-1或mol·l-1·min-1。  相似文献   
934.
我市共有养殖水面4 159 hm^2,其中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1 603 hm^2,在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中,主养面积仅为110 hm^2,套养面积1 503 hm^2。常规鱼养殖的纯利润每公顷在6 000元左右,如果在常规鱼池中套放特种水产品,则每公顷纯利均在15 000元以上,在常规鱼池中套放特种水产品是我市"十一五"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重点。现将我市在常规鱼池中套放特种水产品的几种主要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5.
张艳  吴旭干  杨帆  刘智俊  成永旭 《水产学报》2011,35(8):1146-1157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了三疣梭子蟹成熟卵巢的卵黄磷蛋白(vitellin,Vn),采用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了Vn亚基数量和分子量,以纯化的Vn为抗原,制备了三疣梭子蟹Vn多克隆抗血清,纯化后得到Vn抗体,在此基础上比较和优化了三疣梭子蟹Vn测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参数,建立了稳定的三疣梭子蟹Vn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结果表明:(1) SDS-PAGE 显示三疣梭子蟹成熟卵巢中的Vn含有分子量为100、75和66 ku的3个亚基,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这3个亚基均具有较强的免疫特异性;(2) 样品直接包被法比双抗体夹心法具有更高的线性相关性,Vn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90 000,最佳包被时间为8 h,一抗和二抗反应时间分别为2 h和1 h,显色时间为20 min;(3) 该方法定性检测的灵敏度为14.9 ng/mL左右,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0 9x+0.399 1(R2=0.986 1),其中xy分别代表Vn浓度和OD450值,工作范围为200~900 ng/mL;(4) 应用该方法测定三疣梭子蟹卵巢中Vn含量,结果表明,批次内和批次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59%和3.10%,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936.
实验用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初始体质量为1.8 g左右.饲料A添加6%鱼肝油和4%大豆卵鳞脂(饲料含4.53%磷脂和1.08%HUFA),饲料B添加10%的猪油(饲料含0.39%磷脂和0.18%HUFA);实验蟹单个体饲养(可防止蜕壳期间蟹相互残杀而获得饲料外的营养源),雌蟹(F)、雄蟹(Lul)各60个,实验周期120 d.结果表明:两组饲料条件下,幼蟹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平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时间及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A组幼蟹肝胰腺和肌肉的总脂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并且A组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这表明,在中华绒鳌蟹幼蟹饲料中添加4.53%磷脂和1.08%HUFA对其存活、生长、蜕壳无显著影响,但可使其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脂含量降低,而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升高.本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华绒鳌蟹幼蟹的营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生产上幼蟹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7.
鲁保一号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F.sp.cuscutae]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二倍体菌株。分生孢子的体积:体积大的分生孢子(二倍体)18.1±2.1×4.2±0.3μm;分生孢子的DNA含量:二倍体分生孢子7.34,单倍体分生孢子3.53,二者的比值为2:1;侵染大豆菟丝子幼苗的致病力:二倍体孢子100%,单倍体孢子34%;对氟苯丙氨酸诱发单倍化的单倍体孢子能够融合重新合成原本的二倍体孢子。以上结果可作为鲁保一号菌是自然发生二倍体的根据。  相似文献   
938.
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桉木化学机械浆废水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出水的有机物成分及含量,统计了好氧处理前后废水中碳原子数的分析情况,分析了废水中主要的生物难降解组分及降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厌氧和好氧处理后残余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为芳樟醇(C10,21.21%)、对叔丁基苯乙酸甲酯(C13,21.39%)、二氢月桂烯醇(C10,8.90%)、铃兰醛(C14,6.16%)和香茅醇(C10,4.76%)等,主要为含苯环有机物和抑菌成分,具有生物难降解性和抑菌性,宏观表现为生物处理去除率较低。好氧处理前后,废水中醇类物质质量分数从19.32%上升至51.71%,醛类物质质量分数从3.68%上升至13.35%,酯类物质质量分数从29.75%降至28.32%,含苯环有机物质量分数从32.70%上升至61.06%,说明其他有机物获得比含苯环有机物更大幅度的降解。建议通过解毒预处理和生物强化提高微生物活性等途径改善生物处理效果,减轻后续深度处理的难度,降低综合处理成本,实现低成本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39.
茄子抗青枯病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探明茄子抗青枯病的遗传机制,以高感青枯病品种北京六叶茄064,马来西亚半栽培高抗青枯病品种S3及其F2代为材料,采用针刺叶片法和伤根灌注法进行温室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对供试材料的抗青枯病特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鉴定方法以伤根灌注法较为适宜;抗病亲本材料S3的抗病基因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为定位和克隆抗病品种S3的抗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0.
基于地标点几何形态测量法区分不同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别不同地理种群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长江、黄河、辽河、瓯江、闽江及图们江中野生中华绒螯蟹头胸甲的形态特征。主要步骤为先通过地标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头胸甲上特征点的坐标值,然后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 6 种群中华绒螯蟹头胸甲,最后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头胸甲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表明:(1)主成分散点图显示各群体之间虽有部分重叠,但大体可以形成较为集中的区域;(2)网格变形图显示各群体头胸甲的形态差异主要为额刺和侧刺长度;(3)逐步判别分析中各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为 80%~96%,存在一定的错判风险;(4)聚类分析将 6 群体中华绒螯蟹聚为两支,其中长江、黄河、瓯江和闽江个体被聚为一支,辽河和图们江个体被聚为另外一支。综上,以头胸甲为研究对象的地标点几何形态测量法是区分不同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的有效手段,但仍需要结合传统形态学测量方及遗传结构分析加以辅助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