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本文调查了桑枝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水提物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细胞免疫能力;提高小鼠血溶素含量和溶血空斑,增强体液免疫能力。说明桑枝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家蚕血细胞吞噬囊包白僵菌分生孢子及血浆对血细胞识别粘附分生孢子的作用。结果表明家蚕血细胞能吞噬囊包白僵菌分生孢子并黑化成囊包块,但不能完全阻止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只起暂时的阻害作用。家蚕血浆组分对血细胞识别粘附白僵菌分生孢子具有增强作用,血浆蛋白质(64、60、40.3、36.9、35.2、33、28.5、26.7、25.8ku)中的一个或多个先吸附到分生孢子上再发挥其调理活性。  相似文献   
53.
采用口腔微量注射接种法,研究了壮蚕(4~5龄)感染微孢子虫与蛾期微粒子病显微镜判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显微镜检别出微粒子病的时期随微孢子虫接种剂量的增大而提早,造成蚕蛾镜检有毒的壮蚕感染微孢子虫的下限剂量为32~64个/条,其下限感染剂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试验结果对于当前蚕种生产上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从家蚕体分离的一种新微孢子虫SLN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家蚕体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病原性微孢子虫SLN1,其孢子形态大小与Nosemabombycis相似 ,而极丝较短。感染寄生于肌肉、气管上皮细胞、脂肪等组织 ,致病性弱 ,胚种传染率低。在孢子形成期产生多孢子芽膜 ,孢子形成数为 8个 ,与Nosemabombycis无血清学关系 ,分类于Thelohania属。  相似文献   
55.
家蚕微孢子虫类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osema bombycis为中心,论述了家蚕微孢子虫类孢子的形态结构、发芽机制与生理、感染与增殖等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规律,提出了当前我国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56.
桑蚕病原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时连根 《蚕桑通报》1991,22(3):37-39,42
  相似文献   
57.
桑蚕病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自从Bassi(1834)实验证明白僵菌寄生桑蚕体而导致白僵病发生,首创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病原学说以来,桑蚕多种病原微生物相继被发现,现在已知有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病原微生物一方面是引起传染性蚕病的主要因素,在蚕茧、蚕种生产中需要隔绝于养蚕环境外,另一方面也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桑蚕病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远在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58.
家蚕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家蚕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有着相当广泛的用途.本文从壳聚糖的性质、制备方法着手,着重讨论了壳聚糖在蚕桑生产、医药、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9.
家蚕蚕丝蛋白是一种环保、生物安全的材料,而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优、荧光强度高等特点,常被用于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为拓展蚕丝纤维的多元化应用,文中通过家蚕添食UCNPs,制备了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发出荧光的蚕丝纤维。结果表明,经添食后的家蚕吐出的蚕丝纤维,可在980 nm波长的光线激发下发射高强度的绿色荧光。同时,该荧光蚕丝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与聚多巴胺协同作用,对环境中的氧化剂进行灵敏检测。文中研究对于开发新型荧光蚕丝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白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是家蚕(Bombyx mori L.)幼虫感染病原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僵死的干燥虫体,是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本文概述了白僵蚕的黄酮类化合物、白僵菌素、多糖等活性成分,以及抗惊厥、抗凝、催眠、抑菌、抗癌、降糖、降脂等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