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前言在家蚕中,精珠在雌蛾交配囊内形成,参与卵受精的有核精子在精珠中成熟(omura,1938;katsuno,1977;kasuga和osanai,1984)。即在交配期间,核外膜被溶解,有核精子单个地从精子束中分散出来,并在精珠中游动。在睾丸内就已经从精子束中分散出来的无核精子促进此过程,但无核精子仪在从贮精囊转移至精珠时才表现  相似文献   
12.
家蚕滞育卵中辅酶Ⅰ和辅酶Ⅱ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苹果酸脱氢酶(MDH)和柠檬酸合酶(CS)串联反应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催化葡萄糖-6-磷酸(G-6-P)脱氢反应,分别测定了家蚕滞育发动、即时浸酸和低温冷藏处理蚕卵辅酶Ⅰ(NAD+)和辅酶Ⅱ(NADP+)的含量。滞育发动时蚕卵NAD+含量显著下降,而即时浸酸和低温冷藏处理使蚕卵NAD+含量显著提高。蚕卵中的NADP+在滞育发动前大量积累,滞育发动时下降,即时浸酸处理后NADP+含量显著提高,在低温冷藏早期其含量进一步提高,低温冷藏处理后期又显著下降。分析上述结果认为,家蚕滞育卵中NAD+和NADP+含量的变化分别与呼吸耗氧量和糖元-山梨醇相互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家蚕氮素再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氮代谢产物除以尿酸形态排泄外 ,还通过GS/GOGAT循环作为丝蛋白合成的氮源而被再利用。蚕体维生素B6和保幼激素等可分别通过调控氨基酸转化和GOGAT量影响蚕体氮源的再利用。蚕体依赖于从饲料中摄取的精氨酸合成尿素 ,其合成的尿素可被来源于桑叶的脲酶所分解 ,并转化成用于丝蛋白合成的氨基酸而得到再利用。解明家蚕的氮素代谢机能 ,对于进一步提高蚕的叶丝转化率 ,开发害虫控制新技术等 ,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甲醛制剂(福尔马林液)和含氯制剂(漂白粉液)对蚕粪、地表层土、蚕体、蛹体、蛾体内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福尔马林液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漂白粉液的消毒效果。但是在养蚕生产常规消毒条件下,两种消毒药剂对蚕体、蛹体、蛾体、深处土层、蚕粪(除福尔马林液外)中微孢子虫孢子均没有彻底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绿僵菌大孢种的原生质体及其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绿僵菌大孢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majus)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条件及其性工用脉冲凝胶电沪(PFGE)技术分析了其染色体组型,以6mg/mLDriselase、6.0mg/mLNovozyme234、6mg/mL Zymolyase混合液中添加3mg/mL牛血清白蛋白作为酶液,以含0.05mol/L EDTA的0.7mol/mL NaCl溶液(pH5.8)为  相似文献   
17.
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力为指标,测定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桑黄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作用与其浓度呈现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时连根 《蚕桑通报》1998,29(3):8-10
回顾了夏秋蚕饲养的科技基础及对蚕丝业发展的贡献,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并结合夏秋蚕布局的方式和夏秋蚕生产特点,分析了当前我省夏秋蚕布局调整的意义,提出了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9.
白僵蚕是我国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其药用在古代医书中有详细记述,并在现代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古代医书中有关白僵蚕药用功效的记载以及白僵蚕在现代临床上应用的常用配方,以期推进白僵蚕药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催青处理的二化性家蚕体内过氧化氢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5℃明催青和15℃暗催青对二化性家蚕品种丰一体内的H2O2代谢影响。在催青期,前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中后期呈U型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后期迅速上升;后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第16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后期缓慢上升。在幼虫期,两种催青处理的H2O2代谢基本相似,均是H2O2代谢水平随龄期增加而逐步下降,CAT活性在1~4龄逐步下降,而在5龄期有所回升。在蛹期,前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分别在第2天和第9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出现峰值;后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在第4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第5天出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催青条件显著改变了家蚕催青期和蛹期的H2O2代谢,滞育诱导阶段的家蚕H2O2代谢可能与滞育激素(DH)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