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金融被看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农村水利工程等领域金融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以上海为例,从上海目前水利融资的问题着手,参考上海市统计局和中国银监会近年来的数据,研究上海农田水利的融资渠道、水利项目的融资与收益情况.从中看出:上海农村水利融资存在渠道单一、金额较低和收益欠佳等问题.同时探讨了适合上海农田水利的融资策略,即积极发展上海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立法保证资金投入和建立良好的融资政策等.  相似文献   
22.
23.
核桃内生真菌G8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桃根部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G8,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葡萄壳小圆孢菌,并对其进行了复侵染研究,确定其为核桃内生真菌.对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及其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发酵液的提取物对2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在40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正丁醇萃取物,萃余物最弱,但正丁醇萃取物对水稻纹枯、杨树溃疡、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其它两相.(2)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1个病原真菌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对苹果轮纹、苹果腐烂、小麦根腐、稻瘟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对苜蓿炭疽、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苹果炭疽和玉米小斑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3)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2种细菌表现为抗药性,但不同质量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牛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多种血清型细菌感染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可导致病牛出现败血症和下痢,严重时可导致病牛死亡,给牛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牛沙门氏菌病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综述,并根据牛养殖特点和牛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提出诊断和防治建议,希望为牛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针对近几年在虞城农村地区兴起的"互联网+虞城苹果"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虞城苹果质量参差不齐、物流运输成本过高、因特网服务费用不合理等问题,结合笔者销售虞城苹果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互联网经济带来的红利,激活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种植苹果的积极性,为中国梦在农村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6.
<正> 将渔民使用的各种网具统一登记、编号后砸上铅封,这是山东省莱州市公安局虎头崖边防派出所加强网具管理、扼制网具被盗案件发生的又一新举措。 莱州市公安局虎头崖边防派出所针对辖区出海渔船多,网具被盗案件呈上升趋势的特点,于1997年底利用渔民冬休的有利时  相似文献   
27.
牡丹江流域林口县沿江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牡丹江流域林口县区段沿江面源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牡丹江流域林口县进行水质污染状况评价,通过推算得出牡丹江流域林口县沿江村镇年排放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化肥、农药分别为1 185 155.00、15 407.02、52 311.41、371.30~397.15、36.00 t,根据产生的污染物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8.
为了验证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河南地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选择南阳市社旗县试验田进行验证,试验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组每667 m2添加复合微生物肥料40 kg。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试验组小麦的分蘖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平均每667 m2增产77.7 kg,增产率12.8%,并且通过方差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试验田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