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采用DNA混合池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大通牦牛TLR2基因CDS区的SNP位点进行筛选,估算各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对TLR2 mRNA和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通牦牛TLR2基因CDS区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为G677A和G1587A,其中G677A为错义突变,导致半胱氨酸(Cys)转变为酪氨酸(Tyr)。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677A和G1587A位点均降低了mRNA二级结构的稳定性,且蛋白二、三级结构组成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2.
伴随蓝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驱接口的持续升级,这对光盘库主控系统设计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光盘库嵌入式主控系统的基本结构,指出了该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3.
基于粒度对比法的坝上农田风蚀与粉尘释放量估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计算当前年内的农田风蚀量,该研究利用农田耕作层土壤粒度组成较均一,风蚀使表层可蚀性颗粒减少,不可蚀颗粒含量相对增加这一特点,通过比较一个风蚀季结束后,农田耕作层表层与下层可蚀性颗粒与不可蚀颗粒相对含量的变化,提出了一种估算当前年内土壤风蚀量和粉尘释放量的方法,并给出了风蚀量与粉尘释放量的计算公式。利用此方法对河北坝上地区主要农田类型土壤风蚀量和粉尘释放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013年研究区农田风蚀量为960~5700 g/(m2·a),平均为2852.14 g/(m2·a),平均风蚀深度为0.21 cm/a,从强度上划分属于重度风蚀。农田平均粉尘释放量为768.16 g/(m2·a),约占农田平均风蚀量的29.00%。粉尘释放量与风蚀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翻耕耙平地的风蚀量和粉尘释放量显著大于留茬地。该方法的估算结果与前人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结果以及实地观测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4.
通过野外试验观测,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和林网结构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防护林优化配置建议。结果表明:综合防风效应和有效防护距离因素分析,对乔木农田防护林的综合防风效应进行评价:疏透型农田防护林 > 通风型农田防护林 > 紧密型农田防护林护林;在垂直方向上,三种疏透度的乔木农田防护林在不同高度上大体遵循随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逐渐下降的趋势。乔灌混交林、灌木防护林平均防风效能:榆树+柠条的乔灌混交林带21.5% > 灌木防护林带20.5%,风速降低20%的有效防护距离分别出现在林后25H和12H。防护林建设方面乔灌木混交林应为首选;灌木防护林可布设在沙漠化严重的坡耕地或风口地带的农田;乔木防护林不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了四川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属,蛤兰属(Conchidium Griff).该属约10种,我国分布有5种,四川横断山区首次记录到该属的高山蛤兰[Conchidium japonicum(Maxim.)S.C.Chen&J.J.Wood].本文还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以及彩色图版,凭证标本存...  相似文献   
36.
银杏叶片的生长呈明显的“S”形曲线,4月底叶面积达到最大;新生叶刚展开时就已经合成了大量叶绿素,且随着叶片的成熟,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大,并在4月下旬达到相对稳定的最大值;银杏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ABS/CSo、TRo/CSo、ETo/CSo)、质体醌库大小(Sm)和反应中心数目(RC/CSo)等也在4月下旬逐步趋于稳定,说明叶片光合功能的在4月底已发育完善;荧光参数中性能指数PI在叶片成熟过程中变化最为灵敏,可以作为量化叶片成熟过程中光合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37.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PGI)是糖酵解和几丁质合成途径中一种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酶,为了探究意大利蜜蜂amPGI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不同品级、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克隆意大利蜜蜂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amPGI),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进一步通过 RT-qPCR技术检测amPGI基因在意大利蜜蜂不同品级、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克隆获得amPGI基因序列全长1 674 bp,共编码55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amPGI与大蜜蜂PGI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到 96.3%,蛋白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且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和9个磷酸化位点,是一种结构稳定的非分泌型的亲水性胞内蛋白。表达模式显示amPGI基因在意大利蜜蜂不同品级、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 (P<0.05),工蜂中幼虫期5日龄表达量最高,雄蜂中成虫期表达量最高,蜂王中幼虫期6日龄表达量最高,不同品级卵前期和蛹期表达量均较低,且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过程中amPGI基因表达量都急剧增加。综上推测amPGI基因在意大利蜜蜂精巢和卵巢的发育及几丁质的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针对翻白草ISSR的反应特点,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分子指纹标记反应体系,为进一步研究翻白草的居群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筛选引物并设定影响翻白草ISSR反应的诸因子的不同浓度,检测ISSR不同反应体系的扩增效果;通过分析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原因并进行条件优化,建立翻白草ISSR稳定可靠的反应体系。[结果]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翻白草ISSR-PCR分析的最适宜的反应体系,确定了25lμPCR反应体系中各试剂终浓度:1×Buffer缓冲液,1 UTaq DNA聚合酶,2.5 mmol/LMg2+,0.25 mmol/L dNTP,0.4μmol/L引物,DNA模板约20~30 ng,退火温度在50~56℃;实验表明:Taq酶质量、DNA模板品质、退火温度、Mg2+浓度d、NTP浓度均对ISSR反应结果具有较大影响。[结论]所建立的翻白草ISSR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翻白草的居群鉴别及居群分子生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在宿主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的血液感染性疾病。该感染主要以隐性感染为主,目前很多动物体内都发现了该病原体。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