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蚕豆与马铃薯以行比2∶2间作种植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蚕豆根腐病及作物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6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蚕豆根腐病及作物主要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蚕豆根腐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最低,且作物农艺性状除株高外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2.
本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以MC9S12G128控制器为核心,利用一排18个激光发射管与6个接收管作为路径识别传感器,通过MC9S12G128的I/O口获得传感器信号,并利用特征提取方法提取赛道类型,实现起跑线、十字交叉线识别。根据道路信息,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输出PWM波形来控制舵机的转向,完成对小车的方向上的控制,采用光电编码器提取小车速度,经过与当前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速度偏差,采用PID算法计算并输出PWM脉冲来控制电机调节小车速度,完成对小车运动速度的闭环控制。实验验证,该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33.
林火对大兴安岭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是我国林火高发区,林火对森林土壤的化学性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探明林火与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关系,本文以我国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火烧时间、不同火烧强度对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时间相同,土壤pH值随火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火烧强度相同,火烧后时间越长,土壤pH值越小,但火烧迹地的土壤pH值大于未火烧的对照组;在相同火烧强度条件下,不同火烧时间(1996、2010年和未火烧)偃松-兴安落叶松林迹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不同,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火烧时间相同,不同火烧强度条件下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存在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火烧条件下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中度、重度火烧与未火烧之间差异显著(P0.05);未火烧、轻度火烧的土壤全N含量分别与中度、重度火烧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火烧时间和火烧强度下土壤pH值、全磷、全钾含量和C/N值差异不显著(P0.05)。火烧后5年(2010年火干扰)、19年(1996年火干扰)后,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并未恢复至火烧前生长水平。本研究旨在找到不同火烧时间和火烧强度下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为火烧后大兴安岭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有效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试验旨在探究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从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选取体重约20 kg的从江香猪4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前期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以野乔菜替代10%、20%和30%的基础日粮,试验后期分别用野乔菜替代20%、30%和40%的基础日粮。育肥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头屠宰,取背最长肌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①野乔菜替代不同比例基础日粮对从江香猪肌肉脂肪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亚油酸、试验Ⅰ、Ⅱ组亚麻酸、试验Ⅱ组花生二烯酸和试验Ⅰ组花生四烯酸分别提高了54.69%、43.57%、62.50%、25.00%和127.10%;各试验组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必需脂肪酸(EFA)总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影响。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显著低于试验Ⅰ(P<0.05)、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试验Ⅲ组甘氨酸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甲硫氨酸、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EAA/TAA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综上所述,野乔菜替代部分基础日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从江香猪肌肉PUFA和EFA含量,显著提高了部分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35.
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俗称"小黄点",多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生,近年来在许多蔬菜产区日趋加重。因该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给人们正确识别和防治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36.
2012年入冬以来,北京市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低,易给温室内喜温的果类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植株生长势变弱,抗病性下降,而且在保温的同时,极易造成棚室内湿度增加,从而导致灰霉病、菌核病、晚疫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针对具体情况,在防寒防冻的同时分类做好温室病害监控,对保证设施蔬菜生产具有关键作用。1育苗。①育苗前:苗床尽量选用无病虫壤土;旧苗床  相似文献   
37.
干旱胁迫对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类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类芦为研究材料,通过4个不同梯度干旱胁迫的盆栽试验,测定类芦的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研究干旱胁迫对类芦的光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轻度干旱胁迫类芦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比值下降,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0、Fm,Fv提高,Fv/Fm、Fv/F0下降.类芦叶片的胞问CO2浓度随千旱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加,日变化表现为上午缓慢上升,下午快速上升,到16:00达到最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为先升后降,12:00达到高峰,日均值随着干旱程度加重而逐渐下降.中度、轻度干旱胁迫下WUE提高,重度干旱WUE稍有下降,类芦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38.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组分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糖含量以及组成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从鲜叶至第2次摇青结束,下降幅度小,但第3次摇青后大幅度下降,而糖醛酸的变化较小;加工过程多糖清除·OH和自由基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抛物线变化,活性最高峰出现在第2次摇青结束,多酚类保留量为85%左右可以作为制定乌龙茶加工过程高活性茶多糖的形成指标。采用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乌龙茶多糖,各级分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以及清除OH、的作用有较大差异。获得的乌龙茶多糖主要组分OTPS2-1是富含糖醛酸和少量蛋白质的三元糖复合物,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8.877×104,糖基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和鼠李糖组成,其摩尔比为7.58:2.14:7.05:1.76:1.02。O2.O2.  相似文献   
39.
江宁区单季粳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优,水稻的籼稻、粳稻种植比例逐渐趋于合理,由90年代中后期的0.6:1扩大到现在的0.1:1,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由于粳稻生育期长、气候条件变化大以及品种特性差异等因素,致使各种病虫害交替发生.为此,笔者对我区粳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开展了综合防治技术布点试验,并逐步扩大、示范、推广,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0.
关于稻纵卷叶螟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是我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2003年以来已连续5年大发生至特大发生,其中2003、2004年,由于对二代纵卷叶螟前峰认识不足,造成6月底~7月上旬全区水稻田出现了大面积白叶,给植保站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摸清变化了的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几年来,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才能更主动、更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