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0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喷施浓度对烤烟苗期及大田期生长均有重要影响。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喷施多效唑750倍液、矮壮素1 400倍液可以显著提高根系总长和总表面积,改善大田期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值,是膜下小苗移栽方式最适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202.
安徽省主要农用土壤中硫形态组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正义  张继榛  竺伟民 《土壤》1996,28(3):119-122
对安徽省6种主要农用土壤耕层(黄潮土、灰潮土、砂姜黑土、黄红壤和水稻土)22个样品中硫形态组份的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总硫(S)含量为112.4-237.0(均值为205.8)μg g^-1。各土壤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潮土、灰潮土的总S含量相对较高,潜在供硫能力相对较强,但土壤有效硫低;砂姜黑土、水稻土的总硫含量中等,潜在供硫能力较大,土壤有效硫中等;黄褐土、黄红壤的总硫含量小,潜  相似文献   
203.
硫肥在作物上施用的效果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徽省施用硫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可使小麦籽粒平均增产6%-24%,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8.1%-11.9%提高到施硫的9.0%-14.2%;油菜增产2.4%-31%;大豆增产12%-1 7%;花生增产达10%-15%.本文对不同作物缺硫症状及常用硫肥的施肥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4.
为了解烟草黑胫病菌对不同杀菌剂产生的抗药性,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菌落生长测定法,对从黔东南州镇远县分离的烟草黑胫病菌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菌对不同杀菌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最强,EC50值为1.19μg/ml。因此,在镇远烟区,长期单一使用烯酰吗啉防治黑胫病存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5.
清晨听鸟     
张继 《中国农垦》2024,(2):83-84
<正>夏日的清晨,我站在阳台上,只见楼下的柳树叶子上,晨露晶莹剔透,笑迎着黎明的曙光。柳树枝头,金丝雀高声鸣唱,声音清脆悦耳,像一首甜美的歌,让我睡意全无。窗外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又让我神清气爽。眼前的绿色在晨曦里格外清新,像在我眼前打开一幅自然温润、生机勃勃的风景画。楼下这片绿色的树林是小区初建时栽种的,有白蜡、杨树、柳树、榆树和海棠树,郁郁葱葱如一片绿云漂浮在半空。茂密的树林不知什么时候成了鸟儿的天堂。先是一群小麻雀来这里安家,  相似文献   
206.
牦牛肉营养丰富,但保水性较低,影响了食用加工品质。为了探究牦牛肉保水性影响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高、低保水性组间差异蛋白质进行了研究。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根据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将18份样品分为高保水性组(HWHC)和低保水性组(LWHC),利用双向电泳(2DE)技术筛选出6个差异倍数大于3倍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的蛋白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TOF)质谱进行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质进行了疏水性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HWHC和LWHC组间的差异蛋白分别是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型(CKM)、磷酸丙糖异构酶(TIM)、肌球蛋白轻链(MLC)、肌钙蛋白T(TnT)和热休克蛋白27kDa(HSP27)。对影响牦牛肉蒸煮损失的6种关键蛋白质进行了疏水性分析,结果显示LDH、CKM和TIM蛋白疏水性较高,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高疏水性可以增强蛋白质和水之间的排斥,这可能是导致牦牛肉中保水性差异的原因之一。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分为5个位置,差异蛋白质均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研究结果明确了宰后牦牛肉保水性变化趋势,并通过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蛋白质影响牦牛肉保水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7.
为探究植物挥发油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用丝裂亚菊和光苞亚菊挥发油及其主要组分对该线虫进行触杀毒杀活性的测试。采用药物浸泡法,将提取的两种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的共有组分桉叶油醇和马鞭草烯醇作用于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测试致死中浓度,进而将桉叶油醇和马鞭草烯醇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混合,测试两者复配后的杀线虫活性,结果显示:处理24 h后,丝裂亚菊和光苞亚菊的挥发油均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一定的触杀毒杀活性,致死中浓度(LC50/24 h)分别为1.50 mg/mL和1.23 mg/mL;处理48 h后,丝裂亚菊和光苞亚菊的挥发油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48 h)分别为1.06 mg/mL和0.70 mg/mL,较处理24 h后杀虫作用更显著。处理24 h后,桉叶油醇(LC50=0.49 mg/ml)与马鞭草烯醇(LC50=1.09 mg/mL)的杀线虫活性强于两种亚菊属植物挥发油;桉叶油醇和马鞭草烯醇以2:6、4:4和3:5的体积比混配后,其LC50(0.18、0.17和0.20 mg/mL)都明显比两种化合物单独处理时要低,说明这两种化合物在挥发油中发挥了协同杀线虫的作用,且效果明显。本研究可为亚菊属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组分绿色防控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8.
运用PDCA思维和QC管理工具,开展影响黔东南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差的原因分析,明确了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3项对策措施:明确烟草赤星病的始发期,增强预防农药波尔多液药效,缩短防治农药菌核净用药安全间隔期。综合示范区667 m2用药成本较常规防治区降低2.67元,产值增加67.32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烟叶质量安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9.
猫须草又称作“肾茶”,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东南亚,猫须草作为一种传统的茶饮而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则更多是作为一种中草药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然而猫须草野生药材资源日趋枯竭,传统生产繁殖方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为猫须草大规模种植提供种苗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适合猫须草的无菌短枝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本研究以带一对腋芽的猫须草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消毒方法、激素类型与浓度及培养基配方对猫须草无菌短枝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猫须草无菌短枝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浸泡10 s或15 s+0.1%升汞浸泡6 min,当0.1%升汞消毒时间为8 min时,猫须草无菌短枝的萌芽率显著下降,当0.1%升汞消毒时间为4 min时,猫须草无菌短枝的污染率显著提高。最佳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或MS+6-BA 0.5 mg/L+NAA 0.2 mg/L;但当6-BA的浓度达2.0 mg/L时,组培苗长势细弱,叶片发黄,并有玻璃化发生。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TDZ 0.05 mg/L+IBA 0.2 mg/L;与添加6-BA相比,添加TDZ更有利于猫须草无菌短枝继代组培苗的生长。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1.0 mg/L+IBA 1.0 mg/L+活性炭3 g/L,组培苗生根率可达95%。培养基配方及不同激素组合均会影响猫须草无菌短枝组培苗的生根,1/2MS培养基明显优于MS培养基,同时添加NAA和IBA比单独添加NAA的效果好。将组培苗移栽至珍珠岩、细河沙、泥炭土的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中,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高。研究结果可为猫须草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10.
为探究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对肌肉内环境、细胞凋亡因子及嫩度的影响,以经环孢菌素A(CsA)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成熟过程中肌肉内环境指标、凋亡因子及嫩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4~120 h时间内,CsA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对照组;宰后6 h、72~120 h,CsA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宰后6~168 h,CsA组AT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在宰后12 h、72~168 h两者之间AT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熟过程中CsA组MPTP开放程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成熟前期CsA组胞浆中Cyt-c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成熟后期CsA组胞浆中Cyt-c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整个成熟过程中(除72~120 h),CsA组caspase-3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CsA组Hsp27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2~24 h,CsA组剪切力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表明CsA能够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影响肌肉内环境、caspase-3活性、Hsp27表达,剪切力及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说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肌肉内环境变化及宰后牦牛肉嫩化具有重要影响,且可以通过控制宰后肌肉细胞凋亡发生进程来调节肌肉内环境变化及肌肉嫩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