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2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71.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管流产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含有大孔隙的土体 ,如花岗岩风化壳及其上形成的土层水分运动规律并不遵从达西定律 (Darcy L aw) ,大孔隙中运动的水流称为管流 (pipe flow)。在花岗岩地区 ,由于管流的普遍存在 ,从土壤剖面流出的水量远远超出在达西法则定义下流出的水量。为研究土壤水分渗透中非遵从达西定律的土管 (大孔隙 )管流运动规律 ,在位于长江三峡的湖北省秭归县花岗岩坡面进行了管流流量、坡面渗流、地表径流和降雨过程等项目的观测和研究。发现管流在该地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管流过程中的水分运动不遵从达西定律 ,其流量在坡面渗流中占的比重约为 10 %~ 30 % ,土管在土壤剖面中所占面积虽然很小 ,但其水分通量远大于相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剖面水分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172.
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开发建设项目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土流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水土保持法》要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验收之前,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因此水土保持永久措施基本上都能完成,但通常对于造成更多水土流失的施工期重视不够,没采取有效的临时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作者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段为例,对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3.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4种典型植被类型(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的林下枯落物的调查分析和进行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得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其最大吸水率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楠竹林。在枯落物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h内,其吸水速率最快的为灌木林1.949mm/h,其次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都为1.031mm/h,最小的为楠竹林为0.809mm/h。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下枯落物持水能力为灌木林大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楠竹林最小。  相似文献   
174.
175.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试用土壤流失方程式预报年平均土壤流失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由于土壤流失方程式在30年代初萌生于美国,我国在试用过程中,对于该方程式中某些因子的解释及其值的计算方法尚存在一些差异。另一方面,因为该方程式是一个纯经验性的方程,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其它国家在使用过程中,都对其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6.
长江三峡花岗岩出露区不同林地的土壤保持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长江三峡花岗岩出露区林地土壤流失特性,结果表明由鳞片状导致的土壤流失量分布与月降雨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二者呈出现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植被盖度≥0.7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集中发生在6~9月份,土壤流失量在500t/(km^2.a)以下,盖度〈0.7的林地土壤流失年内分布时间多在3~10月份,土壤流失量为500~6000t/(km^2.a)。  相似文献   
177.
在东营地区,多数奶牛养殖户通过人工授精来改良当地奶牛的品种,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但笔者发现,奶牛受胎率差别很大,有的可达80%以上,有的只有65%左右。下面就怎样提高奶牛情期的受胎率,谈几点措施,仅供有关人员参考。1加强奶牛饲养管理1.1科学配制饲料  相似文献   
178.
本文将实地调查数据与MODIS数据进行耦合,建立草原植被覆盖与鲜草产量的遥感反演,研究退牧还草后对新疆草地生态恢复影响,得出经过禁牧及休牧措施新疆草地生态恢复得到成效,正向良性发展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9.
通过2004~2008年,对全疆11个草地大类的定点动态监测,并对草原生产力、理论载畜量进行了分析评价,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强草地的科学管理及草地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0.
山西中阳5种人工林地土壤的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地土壤的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人工林建设过程中树种的搭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西中阳县车鸣峪林场神疙瘩管护站的5种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取样测定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土壤抗蚀性指数,并分析了5种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1)不同种类人工林的土壤抗蚀性有差异,土壤抗蚀性指数表现为刺槐油松榆树混交林>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灌木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抗蚀性指数也有区别,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2)土壤抗蚀性指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二者间呈三次函数关系,其中20~40 cm土层土壤抗蚀性指数下降幅度更大。3)土壤抗蚀性指数与粒径>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粘粒(粒径<0.001 mm)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与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土壤抗蚀性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较大。【结论】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差异较大;为减轻土壤侵蚀,应当营造混交林,保护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