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介绍了熏烟热处理窑的结构以及熏烟热处理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基础理论,并对日本应用熏烟热处理技术在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日本冷杉(Abies firma)、油棕(Elaeis gunieensis)以及速生材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等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对熏烟热处理后的木材尺寸稳定性、耐久性、物理力学性能的改善进行了综述;对我国应用熏烟热处理技术在竹炭生产以及杨木胶合板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熏烟热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竹炭含量对竹炭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竹炭(BC)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采用"熔融挤出-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竹炭/高密度聚乙烯(BC/HDPE)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竹炭含量的BC/HDPE复合材料进行测试,研究炭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电磁屏蔽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BC/HD...  相似文献   
23.
为阐明小尺度范围内濒危物种夏蜡梅种群的遗传分化,保护和恢复夏蜡梅种质资 源,采用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的5个夏蜡梅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1 2个引 物对夏蜡梅5个种群10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17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8个,总多态 位点百 分率(P)为 57.31%,平均为25.03%。夏蜡梅总Shannon指数 (I)为0.268 9,平均为 0.148 8; 总 Nei指数 (h)为0.174 5,平均为0.102 8。 P、I、h均表明夏蜡梅总体水平的遗传多 样性较高,而种群 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47.01%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5 2.99% 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内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均很明显。夏蜡梅种群间基因流较低, 为0.717 3,显示夏蜡梅种群间的基因流动部分受阻。 5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051,根据 种群间的遗 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结果为生境相似的种群聚在一起。夏蜡梅种群间较高水平的遗传 分化 主要是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微生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不同竹种竹醋液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质联用仪和ICP-OES型等离子发射仪对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斑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f)、赤竹(Sasa longiligula McClure)4种竹醋液的组分含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4种竹醋液组分含量、有机物种类各不相同。斑竹含有81种有机物,白夹竹75种,赤竹76种,雷竹61种,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酯类及少量其它物质。(2)从K、Ca、Na、Mg元素的含量来看,雷竹的含量最高,斑竹含量最低;重金属Hg、Cd、Se基本没有,重金属As、Pb、Cr、Co等含量各不同。(3)不同竹种的竹醋液化学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各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选择竹醋液。  相似文献   
25.
竹炭性能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中简述了竹炭构造、竹炭的理化性能、竹炭吸附性能、竹炭的屏蔽电磁波性能、竹炭远红外线功效和竹炭的负离子功效及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6.
树木的生长应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树木生长应力的分布状态、产生机理、测量方法以及降低生长应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竹炭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生物质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常用于制备各种功能复合材料,而竹炭因其优异的远红外反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保暖织物和健康保健等领域。通过元素分析、FT-IR、BET和XRD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后竹炭的性能特征,并研究了竹炭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竹炭进行热处理后,随着温度的上升,竹炭红外发射率呈现先维持相对稳定阶段而后上升的趋势,然后保持在较高值的现象。对竹炭进行表征后发现:当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竹炭固定碳等组分相对稳定,其红外发射率保持稳定且无显著变化;在温度600~800℃时,其红外发射率与温度则呈线性正相关;当温度超过800℃时,竹炭红外发射率保持在较高值;比表面积试验表明800℃热处理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竹炭远红外发射率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而与其平均孔径则呈负相关;XRD结果表明竹炭的结晶度会影响其远红外发射率,但关联性较弱。由此可知,竹炭热处理可以提高其远红外发射率,热处理以800℃为宜,远红外发射率性达到0.95,且竹炭远红外发射率主要受其固定碳质量分数影响,此外还受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2020年12月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3项《竹炭》系列国际标准:《通用竹炭ISO21626-1:2020》《燃料用竹炭ISO21626-2:2020》和《净化用竹炭ISO21626-3:2020》。标准分别规定了竹炭及其各种形式的产品分类、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规范了竹炭在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市场贸易等环节的应用。文章从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发布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9.
蓝果树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LCA-4型光合测定系统对蓝果树成熟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果树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暗呼吸日进程变化为明显的"单峰"曲线,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胞间CO2浓度呈"W"形变化趋势,早晚高,中午有一回升;气孔阻力早上随光强增加,气孔张开,气孔阻力下降,中午的高光强、高温、低湿环境导致部分气孔关闭,气孔阻力增大,以后随着光强的降低,气孔阻力下降,到14:00降到最低,此后随光强降低气孔阻力又开始增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对光合速率(Pn)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叶面温度(T1)作逐步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影响蓝果树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AR、RH和Ca,蓝果树Pn与Ta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与PAR和Ca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0.
分析比较了常用木质材料表面装饰技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粉末涂料及粉末涂饰技术在木质材料应用的现状和 进展,就其技术特点、发展前景和在木质上开发应用的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