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31.
在甘南州玛曲县典型高寒草甸区,对不同刈割频次下草地初级生产力基本特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莎草科和禾本科的物种对多次刈割的耐受性较高,而杂类草较为敏感,部分物种甚至会在高频次刈割下消失,毒害草则会在多次刈割的干扰下得到促进。在生长季内,对草地实施2~3次刈割利用,不仅不会对物种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相反,若仅于生长季后期(9月中旬)刈割1次或刈割次数超过4次,则可对物种多样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就地上生物量而言,最佳刈割频次为2次(7月15日和9月15日)和3次(6月15日、7月30日和9月15日);就粗蛋白产量而言,最佳刈割频次为3次,且显著高于刈割2次的处理。采用在牧草产量峰值期1次性测产的方法核定草地载畜量,必须考虑在实际利用方式下所产生的草地超补偿效应,并以相应的差异率对牧草产量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32.
基于GIS技术的黄前水库流域水土流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43-6045
在GIS技术基础上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作为评价模型,计算了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量,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对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利用GIS的叠置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结果表明:黄前水库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41.03 t/(hm2.a),属中度侵蚀区,年水土流失量1.33万t。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园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  相似文献   
33.
草原毛虫幼虫的食性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杂类草,特别对嵩草属(Kobresia Willd.)植物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和倾向性;草原毛虫的分布型受制于其喜食植物的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但在小尺度下则常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依赖于喜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喜食植物的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减少而显著下降;草原毛虫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具有平衡物种关系、调控群落结构的功能;采用定向改变草地植物组成的农艺措施实现对草原毛虫数量的人工调控是实施虫害生态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提高种子质量,人是决定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基地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所谓素质的提高,就是要提高基地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科学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此,必须有一系列周密、细致的工作流程和强硬的配套措施。在杂交玉米制种工作中,为了保证质量,我们狠抓了14个落实。1 力量落实。由于夏县既有春播制种又有复播制种,既在山区制种又在平川制种,既在县内制种又在县外制种,我们把各生产科的人员配备交给各生产科考虑,各自根据情况足额选聘能够胜任的同志,费用由各生产科负担,…  相似文献   
35.
36.
新疆冬小麦常会因栽培和气候等原因出现大量死苗现象,本文着重介绍了冬小麦的死苗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7.
38.
今年10月18日,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将迎来20周年华诞。作为沟通农资行业的重要桥梁,20年来,农资协会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与千千万万农资人结下深厚情谊。这2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也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改革创新风起云涌的20年。风雨成长路,弹指一挥间,中国农资行业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征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在回望中让我们的前程更加稳健。梳理行业历史,打开个人记忆,用曾经触摸庄稼与泥土的双手记录下农资行业那些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我们曾经的执著与收获。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流通路.农资情——我与农资流通20年"有奖征文大赛专题,希望能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让我们看到中国农资人与农资流通行业崛起的背影。  相似文献   
39.
高原鼢鼠与高原鼠兔共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原鼢鼠与高原鼠兔在同一栖息地中的种群数量、领地重叠强度和种间距离的动态变化作了为时3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栖境下的一定时期内,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与此同时,种间领地重叠强度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间距离则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增加而缩小。两种鼠在同一生境下的共栖可以认为是高原鼠兔对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性迁入的结果。高原鼠兔对高原鼢鼠具有强烈的侵扰性,并可导致高原鼢鼠因竞争失利而被迫外迁,最终在原栖息地消失。因此,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的共栖只是一个种间竞争过程的外在表象,这一过程大约持续3年时间。  相似文献   
40.
张卫国 《种子科技》2003,21(3):153-153
在新的形势下,种子市场犹如战场,竞争激烈。如何把握市场开辟市场,正确宣传自我,推销本公司产品?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种子营销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自信对本职工作要自信。要有信心来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对公司的营销策略、营销待遇、服务手段、宣传广告等方面不能持怀疑态度或半信半疑,否则会影响自身营销的坚定性,动摇营销决心。对公司的产品质量要自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的产品,也就是说“卖瓜不说瓜苦”。同时,营销人员要对本公司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措施落实、精选包装、种子质量(纯度、发芽率、净度、水分等)了如指掌,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