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9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3篇
  43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目前,陕北和整个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气候恶化,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天然草场载畜量很低,极大地影响着农牧业的发展。 加速绿化大面积荒山荒坡是改变该地区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广人稀地区开展飞机播种造林种草是加快大面积荒山绿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72.
近年来,随州市林业局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成功地推广应用了容器育苗、菌根化育苗、沙床催芽、芽苗移栽、杨树截杆造林、杨树留根育苗、银杏人工授粉、松毛虫综合防治、经济林病虫防治等10多项林业科技新技术,林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先后获得科技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优秀项目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专利成果1项,特别是白僵菌液剂和飞播烟雾导航剂的研究成果,在随州的松毛虫防治和飞播造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调动广大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多出成果,坚持科教兴…  相似文献   
673.
对延河流域降水、径流和泥沙等水文要素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进行了时变过程分析。以探求区域植被重建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三个水文基本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年内分布趋于均匀和年际变化趋缓的趋势。20世纪70-90年代比60年代流域平均面雨量分别减少了10.5%,11.7%和14.0%,年径流量分别减少了19.0%,12.9%和22.6%,年输沙量分别减少了21.1%.46.2%和41.7%。  相似文献   
674.
生猪养殖中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猪粪中细菌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猪粪作为粪肥施用在农田后是否会促进ARGs向土壤、粮食和蔬菜等作物扩散和传播,长久以往是否会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检索近期相关文献,综述猪粪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对种养循环的影响,以及降低ARGs的方法,以期降低猪粪中抗性基因水平,实现健康的种养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67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测定黄杨小米辣的挥发性物质、辣椒素类物质、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黄杨小米辣中共检测到42种挥发性物质,在萜烯类、酯类、酮类、醛类、醇类等辣椒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最高的为β-罗勒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总含量为316.05μg·g-1,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为351.17μg·g-1,斯科维尔指数5 415.04,辣度36.10度,属于中辣级别;共检测到13种脂肪酸,总含量为126.45 mg·g-1,其中含量较高的3种脂肪酸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8.01%、13.72%、12.5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676.
677.
【目的】建立基于VP3蛋白检测血清中A型塞内卡病毒(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临床上猪群SVA感染及未来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提供有效手段。【方法】克隆SVA的VP3基因,将其与pQE 30表达载体连接,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和鉴定。用纯化的重组VP3蛋白(rVP3)作为包被抗原,通过矩阵法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检测SV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已知背景的200份SVA阴阳性血清进行检测以确定临界值,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将采自SVA灭活疫苗免疫猪不同时期的160份血清,分别用该试验建立的方法及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基于VP1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对比两者检测结果。【结果】成功克隆717 bp的VP3基因,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32 ku的VP3重组蛋白(rVP3)。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 rVP3 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了基于VP3蛋白的SVA间接ELISA检测方法,当样本OD450(S)/阳性对照OD450(P)>0.138时判定为SVA抗体阳性。该方法特异性强,与FMDV(O/A型)、PRV、PRRSV、CSFV病原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较好,检测出的阳性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批内变异系数小于4%,批间变异系数小于9%。160份血清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的抗体阳性检出率略有差异。【结论】建立了基于VP3蛋白的SVA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