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链不同地形部位的紫色土壤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研究发现,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链中土壤性质随地形呈规律性变化特征,与冲刷剥离、搬运扩散及掩埋沉积作用的强度有关。该区坡顶、坡中土壤由于冲刷剥离、搬运扩散作用强烈,加之农耕改造作用,理化性质恶化,因此不适于农用;而坡脚掩埋沉积作用占主导作用,农用后仍可保持良好的土壤性质,适于农业利用。  相似文献   
42.
不同施肥结构和调理剂对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和油菜对肥料磷、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且对土壤好气性细菌、真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施用化肥相比显著提高了大豆和油菜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肥措施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的较好的施肥方法.因豆科植物具有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大豆种植生物量大,肥料利用率高,选取大豆作为先锋物种,可较好地提高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  相似文献   
43.
邵阳县土地整理后烟田土壤的有效微量养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邵阳县金称市镇和塘田市镇2个土地整理项目区不同母质发育的植烟土壤样品,分析了项目区土壤有效微量养分含量、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有效微量养分含量和土地整理对土壤有效微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项目区土壤有效铁、锰含量丰富,有效锌、硼含量缺乏;塘田市镇项目区有效铁、铜、锌、钼含量较金称市镇项目区丰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土壤有效锌、硼、钼含量最高,有效铜含量最低,河流沉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铁、锰含量最高,有效硼、钼含量最低,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铁、锰、锌含量最低,有效铜含量最高;土地整理使耕作层土壤有效铁、铜、硼的变异性增大,有效铁、铜、锌含量下降,有效锰、硼、钼含量提高。因此,项目区应规范土地整理施工,加强锌、硼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44.
大围山花岗岩母质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湘东大围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的成土条件及其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含了暗瘠表层、低活性富铁层、黏化层等10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位于淋溶土、富铁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常湿雏形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和常湿淋溶土4个亚纲,酸性常湿雏形土、简育湿润富铁土、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类,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等6个亚类;按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黏质高岭石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砂质硅质混合型热性–红色酸性湿润淋溶土、黏壤质硅质混合型温性–腐殖酸性常湿雏形土等6个土族和红山系(43–LY03)、泥坞系(43–LY04)、樱花谷系(43–LY10)等6个土系。  相似文献   
45.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对耕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究两个地下水位(20 cm、80 cm)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高量有机肥+化肥(2/3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OM)、单施化肥(NPK))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较高的地下水位促进土壤有机碳累积,提高了高量有机肥和常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且增加了其有机碳累积矿化量(C_t)及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C_0),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在施用化肥的条件下表现为减少。长期不同施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在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变化明显,2个地下水位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高低排序均表现为:2/3OM1/3OMNPK;20cm地下水位长期施用2/3OM和1/3OM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分别较NPK高出53.32%(P0.05)、15.44%,80 cm地下水位则分别低出5.56%、17.95%(P0.05);20 cm地下水位2/3OM和1/3OM处理的土壤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C_0)显著高于NPK处理,而80cm地下水位C_0表现为1/3OM处理显著低于NPK处理;地下水位对相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周转常数(k)影响不明显,而在同为80 cm的地下水位条件下,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k。因此,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累积矿化率、潜在可矿化有机碳量及周转常数的影响在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6.
有机肥增减施后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个长达35 a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有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部分原化肥处理增施有机肥,部分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机肥,研究有机肥增减施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结果显示:红壤性水稻土以0.25 mm团聚体为主;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低排序均表现为:0.25 mm团聚体0.25~0.053 mm团聚体(0.053 mm)团聚体,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含量和2mm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影响的大小排序为:0.053 mm0.25~0.053 mm(2 mm)2~0.25 mm;游离氧化铁和络合态铝对2~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有着重要影响,游离氧化铁在2 mm团聚体的形成中发挥作用。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可提高2 mm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减施有机肥则显著降低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不管减施还是增施有机肥均导致2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降低;同时,减施有机肥后2 mm的各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而增施有机肥后2~0.25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提高。  相似文献   
47.
为加强洞庭湖区菜园土壤的养分管理,控制其养分流失,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4.2~315.3、10.9~64.8、19.5~87.9 mg/kg,有机质含量为14.53~26.22 g/kg,养分含量较高.土壤主要养分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为0.1~1.0.从趋势分析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从东向西和从南到北均呈一阶线型变化.从空间分布结构看,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呈基本一致的空间环状分布,以菜园地中心区较低;有效磷由东南向西北呈条带状分布,中部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由东南向西北呈马鞍形分布.  相似文献   
4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冲积性菜园土不同施肥条件下小白菜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及其对N、P、K养分吸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白菜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移栽后30~45 d,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每棵小白菜全生育期平均吸氮、吸磷、吸钾818.6、87.1、713.3 g,各处理小白菜吸收N、P2O5、K2O的质量比为1∶0.23∶1.06;小白菜植株的氮素吸收总量与产量显著相关(r=0.935*),磷素吸收总量与产量极显著相关(r=0.970**),钾素吸收量与产量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9.
不同施肥结构对甘蓝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洞庭湖平原的冲积性菜园土条件下不同施肥结构对甘蓝生育期间的物质积累、甘蓝对N、P、K养分的吸收规律以及土壤有效N、P、K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什蓝超过50%的物质积累以及的N、P、K的吸收均集中在移栽后的第30天到第80天的生长旺盛期;各施肥处理甘蓝对N、P、K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19:0.72,对N、K要求较多,P素需求量最低;经一季作物栽种后,土壤肥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K素耗竭,土壤通过释放非交换性K补充K源提供作物生长需要.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生长旺盛期的肥料尤其是K肥补充.  相似文献   
50.
土壤微形态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土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土壤微形态学自从创建以来,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创新性研究,在其研究技术与研究内容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简单回顾了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土壤微形态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