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241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8篇
  89篇
综合类   556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353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河南仰韶村遗址不同功能区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仰韶文化时期古人类不同活动内容和程度,在仰韶村遗址内分别采集古人类遗址不同功能区(地基、饮食、瓮棺、陶窑)和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土样,进行色度、磁化率、颗粒组成、游离铁、矿质全量、土壤微形态分析,通过与自然剖面数据比较,获知古人类不同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地基区,黏粒含量最高,CaO含量较高,P含量最高,土壤微形态显示了古人类在石灰面中加入多种不同的集料。在饮食区,土壤微形态显示炭屑含量丰富,且排列呈现一定方向。在瓮棺区,χfd为最大值,游离铁和游离度均为最大值。在陶窑区,χlf为最大值,P含量较高,土壤微形态显示经过高温煅烧。结论表明,古人类选择黏土和石灰混合铺设地面,长期居住产生大量含磷物质;古人类长期在饮食区烹煮食物,并对灰烬进行清理;瓮棺中的尸体在腐烂过程中,由于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参与,不仅增加土壤细颗粒,还促进了土壤发育;古人类烧制陶器时,可能将生活垃圾进行燃烧,因此P富集。  相似文献   
992.
澜湄流域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贫困区域之一,澜湄流域拥有相似的气候、植物物种和地理环境,在减贫经验方面具有相互借鉴的基础。文中在分析澜湄国家贫困演变历程和现状以及森林资源状况基础上,总结我国云南省和泰国林业减贫的成功实践,结合对澜湄流域的贫困林区、森林管理机构和农户的实地调研,阐述了澜湄国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社区林业减贫的需求,提出了澜湄流域的林业减贫对策与建议,以期助力澜湄流域减贫事业。  相似文献   
993.
容重对土壤水分蓄持能力影响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人工改变土壤颗粒级配,并设置不同容重水平,测定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研究了容重对土壤水分蓄持能力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1)容重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有较大影响,试验土壤各吸力段水分蓄持能力均随容重增大递减,比水容量也随容重增大递减。(2)容重对试验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有较大影响,此3个水分参数均随容重增大递减。饱和含水量与容重呈幂函数负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及凋萎系数均与容重呈指数负相关关系。(3)容重对试验土壤有效水、易效水、迟效水含量有较大影响,此3水分参数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分别与容重呈指数、幂函数、对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田间除草机械化水平,提高除草作业效率,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识别除草的智能田间除草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轮式驱动,以STM32F103C8T6微控芯片为控制核心,基于LabVEW软件平台开发了视觉识别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设计行走路线,对杂草进行精准定位,实现机器人移动与除草功能,并能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控制。采用垄间作业模式对不同农作物进行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的平均杂草识别率为95%,平均杂草清除率为83%,较之于以往研究提升了8%。能够应用于不同田间除草作业。  相似文献   
995.
报道了2011年8月在江西省东江源发现的霉草科Triuridaceae大柱霉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 Thwaites ex Bentham种群,这是江西省的新分布科.江西省东江源大柱霉草种群是目前中国大陆纬度较高的分布记录,这对探讨该属植物的起源与扩散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大柱霉草的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996.
农机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农机推广工作,就是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97.
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广东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应用11条引物从6个居群182个样品中扩增出186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8.9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23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540,反映了广东豚草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分化系数(GST=0.3263)和AMOVA分析均显示入侵广东的豚草居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粤北与粤东豚草居群的遗传距离较近,最南部的花都居群(HD)与其他居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向南部扩散的豚草居群与粤北的居群已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98.
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亚临界萃取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含量差异,对比不同工艺油茶籽油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葵花籽油自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市售精炼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中多酚质量分数分别为6.26、1.70和8.33 mg/g;亚临界油茶籽油的DPPH.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5.39 g/L(VE0.02 g/L),与压榨毛油相当,而明显低于市售精炼油茶籽油(21.66 g/L),表明亚临界油茶籽油和压榨毛油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同时亚临界油茶籽油抑制葵花籽油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能力强于压榨毛油和市售精炼油茶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籽油有利于维持茶油产品的的抗氧化能力,在油茶籽油的加工过程中,亚临界萃取工艺在茶油产品生产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9.
火烧迹地内山桃第2年根系萌芽率达40%以上,主根发达,萌芽力强,遭火药味烧后,再生能力强,易恢复成活,具有很好的耐火性。防火林带应设置地山脊、山背、山脚线、林缘,并结合当地人文景观,旅游设施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000.
家兔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本病在我国养殖业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青岛地区近2年来的养殖场(户)发生兔附红细胞体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和针对性指导治疗,成效显著,为该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