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2008年在松嫩平原研究测试了行距、播量、施肥剂量及灌水时间单因子对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行距65cm、播量3kg·hm-2、施肥量磷酸二铵180kg·hm-2和硫酸钾50kg·hm-2、灌水时期在收割后至霜冻前和翌年孕蕾至初花期根据水分亏缺量,每次灌溉需要量为(需水量-降水量)年灌溉2次处理的种子产量均为最高。2010年把上述因子组合一起,种子产量达845kg·hm-2,比对照组种子产量523kg·hm-2提高了61.6%,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苜蓿品种、行距、播种量确定情况下,制约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就是水肥剂量和灌水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吉林地方黑羽鸡生长及屠宰性能情况,本试验选择吉林地方黑羽鸡3个世代选育的F1、F2、F3代42~135日龄公母鸡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能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3代末重、日增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F1代(p <0.05),说明选育后吉林黑羽鸡生产性能得到提高,在以后选育中,可以将日增重、屠宰率作为肉用选育的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3.
试验探寻适合吉林西部地区的苜蓿种植技术方案。试验于2013年至2016年对15个不同苜蓿品种进行评价,筛选得到公农5号;并于2017年至2020年进行施肥配比和密度调控试验,对产量进行评价。施肥配比试验采用“3414”方案设计,密度调控试验设置3个区组,每个区组包括2个试验因素,即播种行距和播种量。播种行距分别为15、30、45 cm以及撒播;播种量为:7.5、12.5、17.5和22.5 kg/hm2。结果显示,公农5号在种植第2年、第3年、第4年连续获得高产,3年平均干草产量达21 849.27 kg/hm2,产量高且稳定。建植初期公农5号对氮肥需求量较大,随着年限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随年份增加;综合4年产量,处理7(N2P3K2)表现最佳。公农5号种植前3年在行距15 cm和播种量12.5 kg/hm2条件下获得高产。研究表明,选择公农5号苜蓿品种,行距15 cm,播种量12.5 kg/hm2,施氮肥100 k...  相似文献   
14.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颅窦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我市农户喂养的羊群中鼻蝇虫病感染率急聚上升,以致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育肥效果。笔者通过深入农户和养殖场中对羊鼻蝇虫病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预防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肉瘤病毒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肿瘤性传染病的统称。禽白血病ALV感染鸡的主要表现是发育迟缓、多组织肿瘤、免疫抑制、生产性能下降、间接的免疫失败、严重的造成病鸡的死亡,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文章就禽白血病的病原、流行特点、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评价对地方黑羽鸡实施净化管理的效果。该研究对2500只同批次1日龄白城地方黑羽雏鸡以禽白血病和鸡白痢为净化病种筛选鸡群,进而各选取250只母鸡和25只公鸡分别组建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试验探究其在死淘、产蛋性能、种蛋孵化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非净化鸡群的死淘率、料蛋比分别比净化组高出2.6和0.49个百分点;非净化组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及其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健雏率分别较净化组低出6.82、3.28、3.27、8.37和4.13个百分点;同时,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也有所提高。可见,通过净化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可显著提高地方黑羽鸡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体质状况相近的吉林黑羽种公鸡48只,种母鸡67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只种公鸡,336只种母鸡。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种公鸡和84只种母鸡。预饲期7 d,试验期40 d。种公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之上添加0.2%浓度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种母鸡试验组与对照组饲喂相同日粮。测定种公鸡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pH值、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探究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25%、2.63%(p 0.05)、5.03%(p 0.01),精子畸形率下降0.70%。试验组种蛋受精率、孵化率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2%(p 0.05)、2.52%(p 0.05)。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吉林省西部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由于土壤肥力不足而生产力低的实际情况,2006-2007年,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与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用有机肥在苜蓿人工草地上进行了施肥试验,以研究有机肥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探讨有机肥对苜蓿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为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有机肥对苜蓿生长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19.
微贮玉米秸秆替代部分精饲料饲喂白鹅效果研究表明:在微贮玉米秸秆添加量达30%,试验鹅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证明在日粮中适当应用秸秆粗饲料对养鹅生产是可行的,对降低白鹅舍饲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草原植被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畜牧生产的主要原料,对于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张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原植被退化现象日益严重,给草原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分析草原植被退化的原因、探究防止草原植被退化的措施,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文章综述了草原植被退化的原因及危害,对草原植被退化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