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1篇
  21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杂交油菜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大通县的油菜种植面积首次超过小麦种植面积,2000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73万公顷,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市场众多的杂交油菜品种,今年我们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2.
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全国贫困地区划分为14个连片特困地区,力求打破以往的点式扶贫和区域限制。但是,扶贫产业发展仍旧受到行政区域的限制,各自为营。为此,从扶贫对象转变的视角梳理了中国贫困治理的历史演进逻辑,并提出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即在充分尊重连片特困区的资源特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完全立足于产业发展,打破区域界线,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规模效益、资源配置效率和扶贫效果。但是,当前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面临着内涵的科学界定、分工与协调机制欠缺、区内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地方资金配套标准难以统一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把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作为中央单列扶贫项目管理、探索"联合体发展模式"、普惠与特惠政策相结合以及创新参与式产业扶贫模式等措施,促进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3.
液泡加工酶(VPE)基因是植物内启动和执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键基因,β型VPE是种子特异表达并且为种子蛋白成熟所必须的基因.本研究以黑比诺葡萄(Vitis vinifera cv.Pinot Noir)花后8个不同时期胚珠的cDNA混合样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得到葡萄β型液泡加工酶基因(暂命名VvβVPE,GenBank登录号:KC136352),开放阅读框1 485 bp.进一步将VvβVPE克隆到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经IPTG诱导,获得约81.3 kD的包涵体融合蛋白GST-VvβVPE.将诱导条件优化后,在37℃、0.05 mmol/L IPTG诱导5h后融合蛋白GST-VvβVPE的表达量最大,采用电透析与盐酸胍处理后透析复性两种方法获得纯化包涵体蛋白,电透析纯化法获得纯化包涵体蛋白的浓度可达到免疫要求.使用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经Western blot检测,该抗血清(稀释到1∶10 000)与GST-VvβVPE融合蛋白识别反应良好,获得的抗血清可用于以后的VvβVPE的酶活性分析、免疫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及转基因植株蛋白水平的鉴定等,为进一步明确VvβVPE在葡萄胚珠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4.
鞘磷脂合酶(SMS)基因家族在鞘脂质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酰胺和甘油二酯的平衡调控细胞的生存和凋亡.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1个二化螟鞘磷脂合酶相关基因的全长eDNA,命名为CsSMSr(Genbank登录号:JQ664739).CsSMSr开放阅读框1587bp,可编码52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sSMSr基因编码的蛋白N端具有保守的SAM结构域,含6个跨膜区域,并且有4个SMS家族特有的保守区域D1~D4,保守区D3和D4上有活性中心包括3个氨基酸残基(催化三联体):His302,His345,Asp349.CsSMSr在粉纹夜蛾Tn细胞内成功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分子量约60kD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二化螟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CsSMSr随着二化螟的生长发育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成虫时期达到最大;CsSMSr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二化螟雌成虫和雄幼虫生殖器官中的CsSMSr表达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在二化螟雄成虫精巢中表达量也较高,但与中肠和马氏管差异不大.CsSMSr的表达有时间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推测该基因在二化螟的发育和生殖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成功克隆并表达了二化螟鞘磷脂合酶相关基因,为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灌水量和时期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明确品种更替过程中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于2010-2012两个生长季选取河南中北部建国以来不同年代的7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三个水分处理下(W0,返青后不灌水;W1,拔节期灌水;W2,拔节和灌浆期分别灌水),研究了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产量构成因素、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更替过程中,冬小麦总耗水和土壤贮水消耗与年代差异不显著,而受降雨和灌溉影响较大。从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90年代及以后的冬小麦品种千粒重在41g以上,明显高于早期品种。两年生长季冬小麦籽粒产量增加58.4%和41.8%,平均每次更替增加396和362kg/hm2;收获指数增加37.0%和18.0%,平均每次更替增加0.2和0.1;WUE增加55.3%和40.8%,平均每次更替增加0.11和0.10kg/m3。现代品种源、库关系得到改善,千粒重大幅度增加和收获指数增加是籽粒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籽粒产量和WUE由品种和水分互作效应决定,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灌水可明显提高籽粒产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6.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8月及11月采用样线及样点调查法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145种鸟类,以小型雀形目为主,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与旅鸟分别有96种、34种、5种和10种.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是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的交汇地.保护区鸟类的分布,不仅在水平格局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而且在海拔梯度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区内鸟类的物种数及科、属的多样性均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此外,本文也探讨了G-F指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婺源古村落空间环境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哲学、风水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骛源的古村落的空间环境的整体性、模糊性、意象的矛盾性和环境场所的归属性,揭示了古村落的空间构成特点,以及给人多层次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78.
湖北省油菜施硼效果及土壤有效硼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从区域角度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硼肥施用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及产量的效果,确定目前生产条件下土壤有效硼临界值,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6年在湖北省布置30个田间试验研究油菜施硼产量效应,结合土壤有效硼含量确定缺硼临界值。【结果】施硼对油菜的营养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促进作用,30个试验点施硼平均增产油菜籽428 kg•ha-1,平均增产率19.2%,70%的试验增产效果显著,增产量超过500 kg•ha-1的试验点占26.7%;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施硼效果呈极显著负相关;按照不施硼产量相对于施硼处理的90%作为判断标准,土壤有效硼临界值比20年前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确立的临界值有所提高。【结论】湖北省油菜施用硼肥增产效果显著,现阶段油菜种植的土壤有效硼临界值为0.58 mg•kg-1,大约80%的地块在种植油菜时需要施硼。  相似文献   
79.
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低温冷害是由于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水稻低温冷害类型有:营养生长期延迟型冷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冷害:抽穗扬花期障碍型冷害:水稻灌浆期冷害。因此水稻要想抗低温夺高产,需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并提高栽培技术等,避免及减少上述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通育105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2001年杂交育成。母本LH3为自选系,是1993年以外引系M017为母本,外引系81162为父本杂交,于1999年育成,父本红轴598'为外引系于2000年从辽宁省铁岭农科院引进。2002-2003年进行院内产比试验及抗病初鉴,2004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晚熟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晚熟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