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氟乐灵处理后棉苗对枯萎病菌的抗侵入及抗扩展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μg/g土的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棉花出苗后移栽到无氟乐灵的土壤中并接种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a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结果表明氟乐灵处理明显降低了棉苗枯萎病的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棉苗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氟乐灵处理组棉苗根部和茎部枯萎病菌侵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上部茎片段中处理组侵染率降低更为明显。氟乐灵处理组棉苗根部和茎部的菌量明显降低,而且处理组茎部菌量的增长明显滞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病菌对氟乐灵处理棉苗根部的侵入和病菌在棉苗体内的纵向扩展及增殖受到了阻抑,因而氟乐灵处理后棉苗对枯萎病菌的抗性表现了抗侵入和抗扩展的特性。试验还证明,氟乐灵处理并接种病菌的棉苗茎部组织中类萜烯醛的含量明显提高;并产生一种能抑制病菌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真菌毒性物质。这些抑菌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可能与抗扩展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2.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5种常用除草剂(氟乐灵、除草醚、丁草胺、扑草净和草甘膦)对棉花枯萎病发生及棉花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同时接种病原,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减轻了浙肖棉1号(感病)和中棉12号(抗病)棉花苗期枯萎病的发生;而其他4种除草剂则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苗期枯萎病的发生。播前土壤药剂处理,出苗1周后接种病原,氟乐灵和除草醚提高了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扑草净降低了棉花的扰病性,而草甘膦则不影响棉花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武山县通过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麦后复种地膜菜瓜套种冬油菜“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麦后复种地膜菜瓜套种冬油菜。已在该区发展到1000公顷。菜瓜平均产量22500千克,公顷。平均产值14700元,公顷,冬油菜平均产量2115千克,公顷,平均产值12690元,公顷(目前市场价),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4.
氟乐灵土壤处理对棉花苗期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儿茶素在棉苗对枯萎病抗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枯萎病菌接种后棉苗组织内儿茶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儿茶素对枯萎病菌及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健康棉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随着棉苗的生长而增加。枯萎病菌接种后,病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而且抗病品种棉苗儿茶素含量的增加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经氟乐灵预处理的棉苗接种枯萎病菌后,儿茶素含量增加更快,增幅更大。说明儿茶素是品种抗性和氟乐灵诱发棉苗对枯萎病诱导抗性的机理之一。儿茶素可抑制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对培养液中病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有抑制作用。儿茶素化学制品及棉苗组织提取液经TLC分离后获得的含儿茶素组分提取液对初步纯化的PG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儿茶素可能通过抑制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其PG活性而在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兜兰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为兜兰炭疽病的大田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兜兰炭疽病标本,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兜兰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室内温度、光照控制和培养基中不同pH、碳源、氮源的差异试验确定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条件等生物学特性;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兜兰炭疽病病原菌室内药效试验,并对筛选出效果理想的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获得的兜兰炭疽病病原菌的无性态为半知菌类黑盘孢目刺盘孢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9~36℃,最适温度27℃;产孢温度12~36℃,最适温度30℃.胶孢炭疽菌菌丝在55℃下处理20 min死亡,孢子在50℃下处理30 min或55℃下处理20 min死亡.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为2~13,最适为pH 8;分生孢子萌发的pH为2~12,最适为pH 7.连续光照有利于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培养基中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P<0.05).500 mg/L的恶霉灵、硫磺·甲硫灵、福·福锌和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菌丝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均达100.00%,其中咪鲜胺锰盐的毒力最强、反应灵敏度最高,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0.09 mg/L.[结论]引起兜兰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咪鲜胺锰盐、硫磺·甲硫灵、恶霉灵和福·福锌4种杀菌剂可在室内有效防治兜兰炭疽病,其中以500 mg/L咪鲜胺锰盐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以银边山菅兰、金边草露兜、红叶白茅、星光草、金叶石菖蒲5种湿地植物为研究材料,分别用淡水(对照)、0.20%、0.40%、0.60%、1.00%和1.50%NaCl溶液进行水培,研究了这5种湿地植物的耐盐生理特性。结果显示:在NaCl溶液浓度低于0.40%下,各试验植物的存活率较高,但在盐浓度0.60%下受盐害程度开始加重;在NaCl溶液浓度1.0%胁迫下,金边草露兜和红叶白茅的盐害率较低,存活率较高,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较小,地上部分的Na~+/K~+较其它植物低,展示出较好的耐盐特性。  相似文献   
58.
克隆鉴定了一个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基因OsMPK4.OsMPK4基因cDNA全长1483 bp,包含一个113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3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预测分子量为42.8 kD.OsMPK4基因位于水稻第10号染色体上,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OsMPK4蛋白具有MAPK的11个保守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TEY模体.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OsMPK4属于B组MAPK成员,与已知水稻MAPK蛋白有56%~74%的一致性.原核表达了OsMPK4基因,纯化获得重组OsMPK4融合蛋白,并构建OsMPK4的转基因双元载体,用于OsMPK4的生化功能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了广大种子使用者的利益,对推动种子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高速发展,使种子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菏泽市实际,谈谈<种子法>贯彻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60.
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增加,叶片中GSH含量早期明显上升,后期下降;而根茎部组织中GSH含量逐步上升,后期达到最高水平,氟乐灵诱发处理可提同苗体内GSH和GSSG的含量,但是枯萎病菌侵染后GSH和GSSG含量的变化在抗,感病品种及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表现出诱导抗性的棉菌和未处理棉苗间无显著差异。因此,GSH可能与棉苗对枯萎病的抗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